投资者不信一码通围堵 券商投顾四年探索或成空

2014年12月31日 01:44  证券日报  收藏本文     

  愈演愈烈的佣金大战和互联网证券热,让投顾业务离券商当初的设想越行越远

  投资者不信 “一码通”围堵

  券商投顾业务四年探索或成空

  ■本报记者 田运昌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自2011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整整4个年头了。这个当初证券业众望所归的增值服务业务,至今未能使券商步入差异化佣金和全面化服务的快轨,反而使其在不断下调的佣金率比拼中越陷越深。不仅如此,在互联网大潮的波及下,券商佣金率几乎全部以“万三”抢客。

  一码通将于明年上半年放开,其直接后果是佣金战将再次打响。那么,国内券商投资顾问怎么办,投资顾问业务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投顾增值服务基本无望

  通过投顾支持实现佣金差异化,这一理想业务格局被证券业念叨了十余年,然而随着这两年越演越烈的互联网证券热,券商争相以佣金“万三”、“万二”抢客,投顾业务离券商业的意愿越行越远。

  早在2010年,证监会[微博]发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之前,国内大大小小券商已闻机而动,摩拳擦掌推出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详细制定了投资顾问人员评级指标和考核指标,同时也拟定了差异化的佣金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德邦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几乎所有的券商都认为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号角已吹响。

  然而,4年过去了,投资顾问业务始终徘徊在证券业的边缘。多家券商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已陷入边缘化,随着这一波互联网开户来临,基本上可以判定投顾实现佣金加成无望了,如果一码通再铺展开,券商零佣金也并非不可能,届时投顾服务将不复存在。

  据了解,从投资顾问制度出台至今,投资顾问人员分为两种:一类是投顾兼职营销人员,负责开户、转户以及理财产品销售;另一类是专门为优质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投顾,收入来源于客户交易佣金提成,不过目前前者居多。

  记者随机询问多位炒股人士了解到,当初开立证券账户时,开户人员也表示可以提供多样的服务,甚至包括投资咨询服务,然而实际上能享受的服务一般是短信提醒和营业部的座谈会,但之后投顾人员数年都未联系自己。

  实际上,券商组建投顾团队并非难事。投资顾问门槛较低,只需在证券从业考试中通过《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市场投资分析》两门科目,向公司总部和证券业协会申请后即可获得该资格。目前拥有投资顾问最多的三家券商是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名下的投资顾问人数分别为1689人、1446人和1288人,不过也有已经开展经纪业务的券商名下无投资顾问人员。

  有券商营业部市场总监告诉记者,因为投顾资格尚未发挥增值作用,很多营业部客户经理即便通过了上述两门科目考试,主动申请投资顾问资格的意愿也不强烈。对他们而言,向客户推介新产品、新业务、新服务,增进个人收入更为快捷。

  财通证券电子商务部门副总何燕向记者坦言,券商若培养一批专业的投顾队伍成本高昂,目前缺乏优秀的投顾人才,券商投顾多是年轻人,股龄偏短,股民的信任度也相对不高。

  投顾人员热衷新品推介

  “我也考取了投顾资格,但是工作内容主要还是围绕业务在开展,包括客户开发、维护和产品推介,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客户提供个股诊断和投资建议,客户也没有对我们提出这种需求。”一位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小陈告诉记者。

  根据小陈的说法,自己所在的证券公司对投顾的培训及培养并不重视,即便培训也是新产品、新业务方面的内容,目的还是要投顾加强市场营销。针对投顾的考核指标也是客户人数和客户资产量,造成投顾人员根本无暇专注某一领域研究,更不能做到从投资者的角度去为其量身定做资产配置方案。

  小陈还告诉记者,自己所处的沿海省份民众富裕程度高,进入股市的时点也普遍较早,大多数股民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一些炒股高手更是早已成为私募基金经理,因此对投顾的需求并不强烈。最近随着互联网开户热,低佣竞争遍地开花,散户隔三差五打电话要求降佣,股民普遍在意的还是佣金率。

  何燕也认可小陈的看法。何燕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眼下投顾需求强烈的区域在中西部,民众的投资与理财意识正在抬头,以差异化佣金率提供投顾支持,在这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而在沿海省份和城市的可行性偏低。

  在一些投顾人员看来,投顾支持是“鸡肋”。高净值客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并不需要投顾服务,而中小投资者则不具备投顾开发价值。

  记者在对多名投顾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早期入行的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已拥有相当的客户积累,每月躺着拿交易佣金分成就已经足够,不少人已放弃以投顾促佣金加成的想法,加上这两年券商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启动和OTC创新产品增多,投顾的热情集中于维护老客户,以及新产品、新业务推介。

  证券经纪协作网创办人顾照华告诉记者,投顾服务实现差异化佣金率在香港和美国可行,但在中国恐怕行不通。我国台湾地区经验显示证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经纪业务逐渐转向两融业务,佣金率逐步趋向于“0”,目前国内券商呈现的正是这样的趋势。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证券一码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媒评U30精英哈登第1 活塞绝杀马刺
  • 娱乐尹相杰涉毒被捕 非法持有毒品最高判三年
  • 财经河南郑州新政:房子过户子女可随意定价
  • 科技美国最潮电子展CES:一大波新品来袭
  • 博客新浪思想盛典 书协35个副主席是否滑稽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期末考题引争议:大学生如何看约炮
  • 钮文新:政府投资不能变成“新常态”
  • 李光斗:五年后公司将不存在了
  • 叶檀:地方债甄别终结拍脑袋财政?
  • 齐俊杰:前海微众银行凭何吸引总理
  • 林采宜:人民币汇率不会暴跌
  • 陈思进:自由银行时代的“猫鼠游戏”
  • 易宪容:中国股市黑天鹅何时飞出
  • 徐斌:空头们没准今年要被市场逼疯
  • 连平:跨境资本流动逆转的信号
  • 叶檀:金融庞氏骗局为什么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