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经纪业务成长之痛

2013年05月07日 02:16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浦泓毅

  在调研过程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券商人士,尤其是经纪业务一线的从业人员,对非现场开户及其拉开的券商线上化序幕依然心存不小的疑虑。一位券商营业部经理就在采访中向记者抱怨,营业部的日子本来就难过,以后恐怕会更难过。

  平心而论,这样的抱怨不能说没有道理,即使佣金下降空间有限,但券商经纪业务线上化的进程无疑会给一些券商营业部带来客户流失的压力,对于一些传统业务收入依然占比较高的营业部来说,转型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然而,追本溯源,那位营业部经理所说的“好日子”又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呢?曾经社会投资渠道的局限让股市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资金洼地,使得券商处于优势谈判地位,依靠手中稀缺的交易通道向投资者“抽税”。券商营业部也因此可以在中国资本市场草创时坐北朝南,也有了股民排队购买交易单据的盛景。

  而近年来,投资者资金分布的变化、行业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券商营业部过去的“好日子”不再。一位资深券商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更表达了这样的忧虑:随着券商经纪业务线上化进程的深入,在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同时,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等其他机构也可能加入战团,给券商经纪业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毫无疑问,竞争带来压力,但充分自由的竞争更加带来发展的空间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社会投资渠道的日益丰富、社会融资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券商财富管理、信用交易等业务的收入占比正在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品设计、结构化融资等创新业务也已开始初露端倪。这不仅是券商业务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券商在整个社会金融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得丰富。产生这种角色变化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券商在社会金融体系中的不同环节中发掘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创新业务如此,传统的经纪业务也是一样。券商既然已经尝到了开放竞争的甜头,就没有理由幻想某项业务、某个区域能够一直是自己的自留地。面对新的竞争格局,券商该做的绝不是抱怨和观望,而是应拿出更大的勇气,用好自己的先发优势,锤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行业,如果只是找到一个市场不完善的角落封闭生长,那其繁荣无疑是脆弱的,行业本身也只能是一个在温暖摇篮中的稚儿。只有在风吹雨打中成长起来的大树,才可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从这一点来说,非现场开户是券商走向广阔天地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市场将拭目以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称浙江叔侄冤案法院功大于过
  • 体育世锦赛奥沙利文夺冠 中超舜天6轮首胜
  • 娱乐英演员自称杰克逊三子生父愿测DNA
  • 财经事业单位曾试点养老金并轨 5年未果
  • 科技业内预计4G牌照最快本月中旬发放
  • 博客知情者:"毒生姜"打敌敌畏撒六六粉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武书连2013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 育儿90后男子2万卖掉亲生女儿称为挣钱
  • 金岩石:赈灾的经济学思考
  • 林采宜:保增长语境下的中国经济困局
  • 石建勋:中国近期降准降息可能性加大
  • 沈建光:幼稚的做空中国阴谋论
  • 安邦智库:欧元区陷入增长与紧缩的挣扎
  • 水皮:中国大爷 我为你哭泣
  • 张庭宾:中国不会再有经济刺激计划
  • 叶檀:削山填海平坟的疯狂
  • 陈虎:民间救助雅安该不该越位
  • 陈思进:美国是如何操纵公共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