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经纪业务吞同质化竞争苦果 投行实力重排座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7日 03:26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婷婷

  昨日,上证综指收于2098.81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与近期的大部分交易日类似,依旧表现平淡、上涨乏力,除了这一天具有特别的意义:5年前的这一天,上证综指曾冲上6124点的巅峰,随后掉头而下。统计显示,5年间上证综指数累计跌幅高达65.73%。

  与散户投资者一样,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中介机构,5年间券商也承受了不少指数下行带来的压力,走上转型与创新的道路。

  行业利润向前集中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合并口径统计,2007年106家证券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13亿元;2008年这一数据下降至 523亿元。随后一年,由于市场回升,券商净利润升至1020亿元。不过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年里,证券公司净利润再未冲破千亿关口: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106家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1516亿元,其中2011年行业净利润仅为460亿元。

  从利润分配来看,2007年,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券商占据行业利润的49%;201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8%,行业利润呈现向前集中趋势。

  “在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券商各项业务的发展都与其资本金规模密切相关。资本雄厚的大券商已经抢先布局创新业务;受净资本规模制约,中小券商在业务创新等方面受限较多,同时,传统的中介业务也受到大型券商的挤压,生存环境严峻。预计未来行业的利润还将进一步向前集中。”一家小型券商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佣金战之议

  弹指一挥间,5年前中国股市的盛况,对很多老股民和券商从业人员来说仍记忆犹新,但6124点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难以企及的高峰。

  “那时候的行情恐怕再难见到,开户的人太多要预约,进大户室根本没有佣金优惠,连散户大厅也是座无虚席。接近千分之二的交易佣金,钱来的很快,也很容易。”某券商营业部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2007年时,作为一名资深的经纪人的他见证了中国股市的一飞冲天。“相比这两年入行的年轻人,那时候月薪几万,年终奖6位数的经纪人并不少见。”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06年10月,A股新增开户数为34万户,而到了2007年10月,单周新增开户数跃至335万户。不到一年时间,单周新增开户数量增长了数十倍。

  “任何市场都有一定的运行周期和规律,没有永远上涨的股市,但从心理上来讲,经历过2007年大牛市的股民和从业者,对这几年的市场低迷很难坦然面对。”他表示。

  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A股新增开户数日益减少,每周开户数长时间内徘徊在10万户以下,直到9月才回升到10万以上。按照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周新增开户数据来看,还不到2007年开户高峰期的5%。

  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一项信心指标,开户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投资者的情绪。

  “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投资信心明显不足,相对开户数,交易量的萎缩对券商经纪业务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统计显示,9月股基日均交易额1188亿元,不到2007年的60%。

  不仅如此,在5年大的下行周期内,券商经纪业务同时还承受了价格下跌带来的压力。根据证券业协会最近公布数据,上半年112家券商经纪业务平均佣金费率为0.078%左右,而在2007年,平均佣金费率则高达0.19%。佣金率和成交量的下跌叠加,加速侵蚀券商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

  “以2009年为例,市场较2008年出现大幅反弹,两市共53.26万亿元的股票成交额比2008年几乎翻番,尽管如此,在券商佣金率集体下挫的背景下,行业整体佣金收入约1400亿元,明显少于2007年。”

  在经历2006-2007年的牛市行情之后,随着券商的实力大幅增强,有条件的证券公司为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纷纷增设营业部,尤其是 2010年以服务部升级改造主导的营业分支机构增加,行业竞争格局生变,绝大部分券商开始通过价格竞争手段扩张市场份额,导致佣金率一降再降。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在日均股票成交额为1700亿元的假设下,预计行业平均盈亏平衡点佣金率为万分之4.4,而从目前来看,除了佣金联盟较为牢固的地区外,一些营业部相对集中地区的平均佣金在5%——6%左右,接近盈亏平衡点。

  对此,业内目前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佣金战”将为行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价格战实际上的后果是客户端更低的期望。”一位券商零售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认为,行业应尽快按照不同区域制定统一的价格联盟,避免佣金战进一步伤及券商。

  “目前国内券商经纪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交易通道的大幅增加导致佣金率出现大幅跳水。而从目前券商的收入结构来看,经纪业务收入仍是顶梁柱,尤其对于中小券商,恶性、无序的竞争将会把行业拖入更艰难的境地。”

  另一种业内看法则是,佣金战对于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家中型券商经纪业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些年由于市场行情的火爆和牌照的相对稀缺,券商经纪业务实现了高额的利润,尤其是一些带有明显区域垄断经营特色的券商,外地券商很难进入当地市场,拥有绝对的佣金定价权。

  “在这样的环境中,相当于一潭死水,各家券商守着固有的领地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的动力。”他表示,随着营业部设立市场化,一些券商已经开始意识到通道业务的局限性和创新的重要,例如很多券商目前通过投顾业务实行浮动差别佣金制,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来提升利润。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券商对经纪业务进行改革。以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最大的银河证券为例,其分布全国的营销人员已从去年的1万人降至8月末的4000人左右。分析认为,以往密集的“人海”营销模式弊端已经显现,“摊大饼”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削减人力成本、推广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客户服务模式创新成为各家券商的共识。

  除此之外,目前金融产品单一、销售能力不足也是制约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赢利能力的短板。目前全国有60家证券公司销售集合理财产品,只有约4000家证券营业部销售该类产品,与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庞大销售渠道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据了解,为打破现下单纯的经纪业务局限性,目前已有券商相继尝试扩展业务范围,依托资管部门推出多项财富管理计划,希望靠自身开发的新型理财产品挽留客户并且招揽新客户。

  IPO承销份额此消彼长

  2007年到2012年的五年间,也是券商投行业务重新洗牌的过程。随着大盘股IPO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创业板的启动,中金等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优势逐渐减弱。此消彼长的是,国信、平安、民生等一批以中小券商为主的投行力量崛起。

  “投行业务一向是以人为本,尤其是前几年保荐人作为稀缺资源时,一些中小券商为了吸引保代,付出高昂的转会费和工资津贴。个别保代只签字,不上班的情况也很常见。”一家中型券商保荐人对记者表示。

  不过,近两年随着保荐人和准保代数量的大幅增长,保荐人作为“香饽饽”的时代恐怕即将终结。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注册保代人数已达到2226人。加上近2000已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尚未注册的准保荐代表人。按照去年IPO项目数量计算,遵照一名保代一年内只能负责一单发行上市项目签字,且每个项目需要两个保代签字的规定,目前保代数量已经相对过剩。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单签”变“双签”的规定,分析认为,单板双签新政实施后,优秀保代的业务量会增加,充分发挥“能者多劳”的优势,这项新规不仅冲击到投行业界,使得中小投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还会促使保代之间的“分化”逐渐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保代数量过剩、IPO规模缩水两大因素的影响,今年保代薪酬继续缩水已成定局。

  研究所转型十字路口

  “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也是国内券商研究所扩张较快的一年。”国内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副所长对本报记者表示。

  2006年底,当大盘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时,某家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曾表示“幸运地站在牛市的入口”。在今年新职员的入职典礼上,他则对员工表示:“在熊市进入这个行业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你可以在机会来临前做好充分积累。”

  2007年-2012年的五年间,国内卖方研究市场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财富影响力迅速提升,分析师身价大幅增长,研究业务这项不直接产生利润的业务被赋予更多关注和投入。

  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研究所人事地震频发,跳槽挖角升级,人力成本猛增,研究质量下滑等负面影响。

  2011年,券商研报“乌龙”事件不断,中国宝安 “石墨矿”事件、宁波联合 “被锑矿”、双汇发展 “瘦肉精”事件,以及“东海证券”研究 “涨租金”事件,将券商研报推向了风口浪尖,折射出券商卖方研究业务存在的乱象,引发了市场对券商研报的信用危机,潜伏在这个行业的一些“规则”也逐渐浮出水面。

  目前,作为卖方研究机构,券商研究所的客户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私募和QFII等。在这些客户中,尤以基金最为重要。加之新财富选票的影响,不论是券商还是券商旗下的分析师,都不得不在出具研究报告时候有所考量。对于基金重仓股,在公开的券商研报中很少有看空的。分析师在写研究报告时其实并不能做到完全公正客观。

  对于目前券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证券市场正处于重要的转型十字路口,证券公司机构业务向全能服务方向转型、个人业务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公司业务向综合金融方向转型的方向将成为行业主流的发展趋势。券商研究所应及时转变思路,适应行业转型背景,把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到服务综合金融服务方向。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以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市场容量和机构投资者数量计,市场中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研究的机构,应该在20家左右,如果更多,就会出现资源浪费,但这并不排除中小型的证券研究机构在某些领域树立自己的地位。因此未来券商研究所应该呈现两极化,一方面有一些大型的研究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理财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则有一些在某些研究领域有独到见解的机构,处于两极之间的机构相对而言处境会比较尴尬。单一的卖方研究业务模式存在高度同质化竞争,蛋糕已经越来越薄。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四川泸州群体事件:当地称司机因不适身亡
  • 体育世预赛-杰拉德助鲁尼破门 英格兰1-1客平
  • 娱乐对话谢霆锋:离婚无关艳照 张柏芝善良
  • 财经原油变化率难破红线 成品油降价预期落空
  • 科技富士康称烟台厂未成年实习生已送回学校
  • 博客西哈努克吃鸡血汤杀108只鸡故事真相
  • 读书抗日老兵回忆:如何处理日军女战俘
  • 教育高校课堂190人实到17人 大四成垃圾时间
  • 育儿1名婴儿有3位父母 96岁老汉再生子(图)
  • 健康这些姿势很伤腰 深秋天气吃什么最御寒
  • 女性女星Bra穿上红毯 韩星上流美妆学起来
  • 尚品行政楼层:酒店中的头等舱 型男轻盈提包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吗 农历9月大事预测
  • 收藏大版龙票首破500元 荷兰7幅大师名画遭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