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证券急刹车:经纪业务利润急坠50%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0日 05:13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田小蕾/北京报道

  8月14日,市场上传言中信证券正在起草裁员降薪计划,不过此传闻已得到中信证券董秘郑京的明确否认

  7月中旬,中信证券所有营业部先后收到来自总部的调查问卷。

  该份问卷主要要求营业部上报自己的员工数、面积、租期、每月租金。

  认真填完问卷的各营业部总经理并不知道,他们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自己未来的去留。

  8月14日,市场上传言中信证券正在起草裁员降薪计划,不过此传闻已得到中信证券董秘郑京的明确否认。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占公司主要成本的中信证券经纪业务部分,目前确实尚未进行裁员减薪。但是公司此前发出调查函的目的,就是要摸底自己经纪业务的成本结构。如果市场继续低迷、佣金收入持续低于成本,那中信将对经纪业务进行调整。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该份调查函已经回收,正在进行统计,结果还待核算。

  对于去年和今年年初,还在努力扩充营业网点的中信证券,年中突然考虑调整,引起很多同业关注。

  有传言说,7月中信证券曾经召开高层会议,认为未来两三年内,A股市场都缺乏行情,经纪业务可能持续亏损,因此要求停止扩张、适度减少营业面积和员工数量。

  中信证券董秘郑京向理财周报记者否认了该传言。

  但是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中信证券经济业务内部会议资料却显示,上半年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确实承受了很大压力。经纪业务负责人、副总裁徐刚在会上表示,上半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利润下滑50%。

  “下半年最重要的就是创收。”徐刚在会上说。

  急刹车:从扩张到收缩

  8月14日,一则“裁员减薪”传言席卷中信证券,伴随一起还有“海外投资巨亏”、“里昂大规模人员流失”的传闻。

  中信证券董秘郑京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中信证券目前并未有裁员降薪的计划,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资产质量优良,管理团队稳定,各项业务进展顺利。

  不过,理财周报记者从中信证券的两个营业部获悉,大概在一个月前,他们就收到了来自总部的调查问卷,用来统计成本。

  中信证券内部人士解释道:“市场不好,券商都在关注成本和利润的情况。我们发问卷并不代表裁员降薪只是想统计下成本,核算盈亏平衡点,如果日均交易量还能使盈利在成本线之上,我们也就不会有大的调整。”

  另外一位中信证券的内部人士说:“经纪业务的人员和面积暂时还没有动,要再看看市场。”

  据了解,中信证券内部就经纪业务调整已经出了几个方案,但最终都还没有定论。

  中信证券本次动作令人关注在于,2011年下半年各券商营业都在裁员降薪过冬的时候,中信证券却在逆势扩张。

  一位熟悉中信证券的人士说,当时中信的考虑是,如果进行裁员降薪,万一市场好了,再招人将会花去太大的成本。

  2010年,中信证券卖掉自己手中的53%中信建投的股权前,共有222家营业部,卖掉后经纪业务市场地位下降,营业部少了120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从8.45%降至5%,业内排名由第一降到第四。

  于是中信证券在传统证券业务方面进行重构,开始积极开展网点的外延式扩张。2011下半年就新增营业网点近20家(合并口径),并重新布局营业部的全国分布,将新设的营业部在惠州、合肥、沈阳、唐山,布局在华南、华东和东北等二线城市。

  中信证券的市场份额得到恢复。2011年股基权债代理交易市场份额由上年同期的5.20%提升至5.80%,股票基金代理交易市场份额也由上年同期的5.30%提升至5.50%。

  然而时至今日,中信证券也不敢坐等市场转好,开始为营业部调整做准备。上述熟悉中信证券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中信证券高管们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并不乐观,所以决定把注意力转到关注成本和利润上来。

  2011年年报显示,中信证券2011年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为80.13 亿元,同比下滑23.94%,主要由于集团职工费用减少所致。全年成本费用率为32.01%,较上年同期的35.95%也有所下滑。而公司4季度单季的业务及管理费季节性提升,为34.77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64.94%。目前,包括经纪人在内,中信证券营业部的人数在7000人—8000人之间。

  其实,为了精简成本,中信证券研究所已经比经纪业务先行一步。此前有接近中信证券研究所的人士向媒体反映,研究所将在每个小组内采取末位淘汰的方法,裁撤掉一些中期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转型方向:代销规模翻番、

  场外业务落地

  而在业务层面上,中信证券也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

  8月12日黑色星期一,中信证券报10.94元,跌幅9.43%,领跌券商股。多家私募向理财周报记者反映,此次中信证券股价下跌主要是因为顶不住业绩下滑的压力。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57.88亿元,同比下降22.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9亿元,同比下降24.35%。

  而银河证券分析师马勇认为经纪佣金下滑是其业绩下滑的主因。他在报告中测算,2012年上半年市场股票交易总额为49.4万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34.8万亿下滑30%,2012年上半年公司股票交易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有4%的增长,假设公司股票经纪业务佣金率下滑4%,公司上半年实现证券经纪佣金收入约下滑7亿元,占公司上半年17亿营收下滑规模的40%。

  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得《中信证券经发管委部门2012年上半年述职会议纪要》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利润下降50%,其中零售下降了47%,非通道业务虽有增长,但并未有效抵御通道业务收入的下降。

  中信经纪业务负责人徐刚在述职会议上总结,高净值客户、机构、企业相关业务的利润率要高。要通过通道转型,使业务向“高端化、机构化”方向发展,促进收入与利润的上升,进而改善收入费用率。“这对员工也有交待,如果因为行情因素,有太多员工退出公司,对下一步业务的开展也很不利。”他说。

  熨平周期成为中信证券本次业务调整的核心内容。一位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中信证券目前对于经纪业务的新思路是通道业务和非通道业务并重,降低通道费用占比,把其他收入提上来,努力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

  徐刚在会上明确提醒与会人员通道业务和非通道业务不再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他提醒:“目前非通道业务转型鲜花和掌声较多,实质性成果较少。接下来要思考如何转型才能实现更多创收覆盖掉各项成本,把通达业务下降的部分弥补上。”他说。

  而在券商创新大会上,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希望能够尽快实现由目前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提供流动性服务,让客户买卖交易都可以实现,以逐渐增加杠杆。其中,产品销售是目前经纪业务创新的一个重点。

  徐刚在6月20日开的中信证券2011年度股东大会表示,券商代销业务前途广阔,2011年全行业代销的信托、基金、PE等产品规模85亿元,而今年前5个月已经达到97亿元。而全年达到年初预定的200亿元问题不大。

  中信证券自己最为得意的是,2012年上半年,在嘉实300ETF和华泰柏瑞300ETF的销售大战中,中信总计销售达到10亿元,在券商中名次靠前。

  而徐刚更期待向证监会申请的“代销金融产品资格”获得批准,他认为这对全国范围金融产品的销售行业,是重新的整合。

  只不过离券商创新大会三个多月,券商“创新发展11条”仍然没有落地,让很多券商老总望眼欲穿。“我们等得黄花菜都凉了,从开会完的兴奋期进入了迷茫期。”北京某券商自管老总无奈地说。

  徐刚还强调,目前业界最大的困难不在于网点和渠道,而是收益好风险低的产品,中信证券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在投行、PE等方面,在生产能力上超过竞争对手。

  知情人士表示,中信证券早就有几款创新产品上报到证监会,只是迟迟没有批下来

  在中信证券2011年股东大会上,王东明称中信证券非常关注新三板和场外市场,包括被称为“四板”的市场方产权交易所市场。他认为,目前公司管理1.4万亿-1.5万亿客户资产,如果进行二级托管成功的话,公司可以更好的使用客户的资产,在与银行业的竞争中处于比较平等的地位。”

  据了解,中信证券负责场外市场业务大约有六七位员工,也已经进行了1年左右新三板业务的研究。

  徐刚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场外市场部的战略并不是在总部设立团队,而是将落地到营业网点。

  作为经纪业务负责人,徐刚已经感受到源于利润下滑的压力。他在上述经发管委部门2012年上半年述职会议强调,如何创造更多的收入已成为经发管委下半年最大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在公司年终盘点时,经纪业务成为公司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经营单位。下半年,一定要加紧变现,要通过非通道业务大幅创收,这项业务很重。”他说。

  高盛之梦:压经纪、扩买方

  不仅仅是经纪业务,中信证券整个业务结构也在逐渐调整。上述接近中信证券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买方业务将在公司整体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业务调整,中信证券在努力挣脱只能随二级市场沉浮的局面,弱化佣金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一位熟悉中信证券的券商总裁说。

  在2011年中信证券的收入结构中,买方业务占比已超过60%,而作为卖方业务中比重最大的经纪业务占比已降至18.5%。

  数据显示,中信证券2011年融资融券利息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215%。201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融券余额50.1亿元,份额8.2%,排名升至第3位。而今年1季度末,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余额仅30亿元,份额6.8%,规模排名仅列第8位;

  而直投方面,中信证券两次加码子公司金石投资,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向金石投资增资15亿元、22亿元,力捧之意昭然若揭。

  2011年,金石投资全年新增投资项目29单,部分或全部退出项目4单,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98%。

  2012年4月,中信金石投资基金获批,意味着金石投资可募集管理第三方资金。

  另外,中信证券还在积极搭建海外业务渠道。

  中信证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以12.5亿美元收购里昂证券100%股权,其中19.9%股权收购已完成交割。同时,中信证券国际与东方汇理银行签署了里昂证券剩余80.1%股份不可撤销的售股选择权协议,双方有意明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收购程序。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收购价格偏高,且担忧如果整合不好将会重蹈“野村收购雷曼”的覆辙。

  但对于王东明的高盛之梦而言,这始终是不能绕过的一步。

点击进入[中信证券吧]讨论

分享到:
【 中信证券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10名日本人非法登陆钓鱼岛
  • 体育曼城3-2 阿圭罗重伤 新援惊艳切尔西胜
  • 娱乐蔡明神秘丈夫身份曝光 100封情书赢芳心
  • 财经楼市调控政策执行不力地区要问责
  • 科技电商大站鸣金收兵 网上已悄悄提价
  • 博客律师:男子为骗拆迁费与岳母结婚违法吗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网友热议:“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长期在外面吃饭会不会得结核病?
  • 女性法国女政客时尚进修术 燃脂舞蹈排行
  • 尚品不下农药就是有机葡萄酒? 不磨损的表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卡普尔文物走私案揭秘:牵涉顶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