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
1月27日下午1点半,当记者步入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小街188号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建投)总部一层大厅时,大屏幕上正滚动播出“热烈祝贺中信建投北京东直门证券营业部荣获全国十大营业部第六名”的两行红色大字,大屏幕下站着三位正通过终端机查询股票行情的老人。
如此景象很难将中信建投与“漩涡中心”联系在一起。
一周前,这栋总部大楼的建筑外墙最高处已不见悬挂的“citic”(中信证券logo)。目前,只剩下一排灰黑色钢丝网。
眼下,市场目光投向中信证券(600030.SH),这家国内券商龙头将如何处置超限持有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基金)和中信建投股权,与其业绩和股价息息相关。
主要业务指标均位于行业前十名的中信建投的前途命运与中信证券的处置决定紧密相连。
“作为员工,我们最关注的是未来的新股东会不会改善办公条件及薪酬待遇,此外,就是公司管理层会不会因此有大的变动。”27日,中信建投一位老员工坦言。
转让迷雾
近期,中信建投股权传言中的受让方是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下称国资经管中心)。27日,记者就此询问中信证券有关人士,他对此不置可否。
据接近北京市国资委的人士介绍,国资经管中心成立不到一年,设有股权投资部、融资部、投资部及综合部。“工作人员只有数十人,还在陆续招募扩充中,办公地点租在北京市金融街一写字楼内。”
该人士指出:“股权投资部的工作人员只是和中信建投有关股东有过接触,这是一宗社会影响大、涉及资金大的交易,从时间进程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来看,现在谈转让方案以及未来中信建投的战略规划可能还为时过早。”
一位接近中信建投高层的人士透露:“中信证券早前曾有过想法,将部分中信建投股份转让给中信集团,但是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因此没有实现。”
据介绍,该提议流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监管层持有不同意见,二是转让价格很难让各方都满意。
“作为上市公司,中信证券需为股东创造最佳回报并尊重股东意见。转让给中信集团则属于关联交易,无论价格高低都会让其他股东对交易公正性存有疑问。”上述人士称。
该人士认为:“中信建投并不参与股东主导的股权转让谈判,但现在说转让方案已定,从时间上看可能性不大。”
中信建投公布的2009年财报显示:当年实现净利润26.06亿元,同比增加近五成。而中信证券2009年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89.59亿元。据此推算,中信建投对中信证券贡献的净利润占比超过17%,2009年上半年为18.47%。
无论新股东花落谁家,继续推进中信建投的发展壮大才是正题。
以投行部门为例,全球行业著名研究机构Dealogic将中信建投参与的投行项目都贴上“citic”的标签,算作中信证券的业务。而据上述人士介绍,两家公司的保荐人收入有较大差距,而差距也存在于研究部等业务部门。
目前,中信建投董事长张佑君和总裁王常青均由中信证券转调而来。“转让后中信建投的管理及业务经营能否保持稳定是员工所担心的。”上述中信建投的老员工认为。
先合后分
前述闪烁于中信建投总部大屏幕的东直门营业部,就是昔日和国信红岭中路营业部齐名的“华夏东四营业部”。
1990年代,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证券)煊赫一时。彼时,华夏东四拥有过豪华团队。华夏基金现任总经理范勇宏曾任该营业部总经理,而管理华夏大盘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曾就职于该营业部研究部。
尽管时移世易,但是,中信建投的前世今生依然可以从旗下这家营业部看出端倪。
2006年,以受让前华夏证券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为基础,中信建投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7亿元。中信证券出资比例占60%,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0%。
当时,中信证券管理层明确中信建投将与中信证券在投行业务上的分工,中信证券主攻大客户,而中信建投立足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
分工从两家券商数年来上交的成绩单看还是成功的。
中信建投成立伊始,中信证券前总经理张佑君亲赴主持工作。成立第一年,中信建投的股票及债券承销业务市场份额位列全国16名,随后两年迅速跻身第10名和第6名。同期,中信证券的股票及债券承销业务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全国前三甲。
然而,这种定位分工近期已受挑战。因创业板推出及直投业务试点,中信证券已染指中小企业的投行业务。
作为中国最早的三家全国性券商之一,华夏证券在衰败的同时,仍给中信建投留下了优质的营业部资源。
但是,国内券商的利润来源——经纪业务,却难以如投行业务定位清晰。
尽管中信证券近年来极力争取机构分仓,但从目前的A股市场构成来看,营业部的优势难以撼动。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中信建投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为3.36%,占中信证券合并份额的四成,同期,中信证券自身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只有2.56%。
这一格局与中信建投成立之初相似。2006年,中信建投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已达3.64%,而中信证券仅占2.61%。
据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分析,中信建投的股权转让对其经纪业务短期内不会构成明显影响,不过,对于已合并业绩的中信证券来说,现有的经纪业务优势将受到打击。
事实上,去年第四季度,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已出现下滑。一位中信证券相关业务部门的员工透露:“公司内部讨论就指出了营业部分布不均匀是经纪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公司将积极进行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