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媛
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或可以一次性解决同业竞争和“参一控一”问题,但这种方式事实上很难完成。
去年是中信建投证券有史以来发展最好的一年,该公司升级成为A类券商,盈利26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数量是中信证券的近三倍,资产也很庞大,营业部数量110多家,占整个中信证券合并报表的经纪业务的半壁江山,合并起来非常困难。两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合并将非常漫长,这不利于中信证券发展。”一位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表示。
中信建投正在处于上升期。今年1月8日,位于北京东三环中路富尔大厦等处的中信建投新开张的三家营业部举行了开业典礼,但中信建投董事长张佑君当天临时取消了原定的出席典礼并接受采访计划。这些迹象被解读为中信建投试图发出独立的声音,但又因时机的敏感性而存在顾虑。
若不能合并中信建投证券,那么中信证券就只能忍痛割爱,出售中信建投。“退而求次,中信证券就当作是一次财务投资吧。”上述人士评论说。
出售方案,中信证券作出的尝试不止一次。在与北京市国资委谈判之前,曾有将中信建投证券转让给中信集团的方案。
但转让给中信集团这一方案存在三重缺陷。首先很难提高出售价格。“中信集团在积极帮助中信证券达到监管的要求,但是考虑到中信集团对自己的长期支持和投入,价格上考虑因素就过多。”上述人士表示。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缺陷是,包括基金在内的中信证券的机构股东对于转让给中信集团的方案不满意。因为转让价格过低直接影响中信证券的财务指标,进而影响基金经理的全年业绩。“中信证券和一些基金股东交流过,他们都认为前景不明,对业绩影响明显”上述人士说。
第三个缺陷是,虽然中信集团旗下若形成有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两家公司,也能达标“参一控一”,但是就会因为关联股东必须回避表决,而失去对中信证券的大股东话语权,这一缺陷非常致命,会导致中信证券的决策性投票权沦落到基金等机构手中。
就转让中信建投证券股权,中信证券方面正在和北京市国资委进行谈判,暂时还没有结果。“目前阶段只能是谈一家,不能多家同时谈判,一家谈不成再谈另外一家,这可能给监管层的误会是我们不是那么努力,但其实有难处。”上述人士说。
上述人士解释说,每一轮谈判都需要做尽职调查和重新审计。“如果中信证券不是上市公司就好办了,把股权直接挂牌竞价就行了,但中信证券是上市公司,要保证信息披露和股价稳定,要对股东负责。而且每次和新的买家谈,都得重新做一套审计和评估,因为时间变化了,对方也要尽职调查一下,决策链条长,难免有些人会知道。”
中信证券出售中信建投是否会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同意?有市场人士认为股东会反对,监管层出于支持券业做大做强的目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应该给券商预留清晰的发展空间。
但也有监管部门人士认为,这时候需要外部压力加以推动:“中信证券股东应该这样考虑,到底是因为不能及时达标而失去新业务新产品的申请资格对中信证券更有利,还是及时转让股权以达标监管政策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