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证券 > 国泰君安熊市爆出天价薪酬 > 正文
32亿巨额薪酬 国泰君安否认发放
公司方面称当年计提并不表示当年发放
新快报记者 陈昊旻
昨日,有消息称国泰君安2008年国泰君安证券薪酬及福利费用32亿元,按照其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人收入达到100万元。国泰君安昨日发布澄清公告称,预提薪酬总额确实有32亿元,但并未发放。国泰君安方面表示,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严重混淆“计提”和“发放”两个概念。公司高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董事会及上海市的有关规定,历年薪酬增幅均低于员工平均薪酬增长幅度和企业效益增长幅度。
澄清称并未发放
记者从《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了解到,国泰君安2008年的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较之年初预算的20.41亿元大幅上升了56.79%,而国泰君安2008年财务报表也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为30.7亿元,按照国泰君安总共约3000人的员工数计算,人均年薪达到了百万元之数。
国泰君安昨日对此澄清称,消息中所称的“32亿元”实乃2008年全年的预提薪酬总额,包括历年结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因此这32亿元不能直接等同于“发放”的薪酬。此外,公司方面还称,证券行业周期性很强,因此公司计提的薪酬是根据董事会规定,预留下来用于长期激励、风险准备和以丰补欠的。
尽管如此,这样的薪酬数字仍然让人吃惊。因为即便在普遍薪酬较高的证券业,这样的数额也远远高于同行。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平安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9亿元,华泰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75亿元,国信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2.47亿元,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48亿元。这些券商的应付薪酬总额均远远低于国泰君安。
国泰君安人士在回应此事时也并未对巨额薪酬进行否认,但其表示仅以此和同行进行对比并不说明问题。他指出,各个券商的规模不一样,把国泰君安和其他券商应付职工薪酬总数作对比并不客观,有的券商人数少,有的券商人数多,员工数比较多的第一梯队券商薪酬普遍很高,而小券商如果用人均计算的话,也并不低,“如果都按照人均这么计算的话,那不是都很高”?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如招商证券薪酬总额仅为15.48亿元,但公司员工总数只有1800人,人均年薪86万。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
“可能每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很难评价其他公司,不过我们自己是远远拿不到这个数目的。”一位广州的证券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证券业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才,而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券商平均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约达四成。
业绩不佳仍高薪惹争议
事实上,人们对国泰君安巨额薪酬争议的核心在于公司2008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许多人认为,没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公司高管和员工仍能获得超预期的收入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2008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大幅下挫,成交量萎靡不振,而IPO目前也陷入停滞,这使得券商2008年业绩普遍下滑。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去年国泰君安净利润近56亿元,按此计算,国泰君安去年净利润较2007年合并报表中73.92亿元净利润降幅24.24%。
而据上述工作报告显示,国泰君安2008年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其中主要的项目都低于年初预算数。报告显示,国泰君安2008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9.77亿元,而年初预算是80亿元,完成率仅为62%;其中零售客户收入达到45.43亿元,而预算是75亿元,完成率只有61%。证券投资部2008年甚至亏损1.44亿元,完成率为-9%。此外,国泰君安销售交易部、香港公司资产管理总部也都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国泰君安仍然在2008年给出超过年初预算56.79%的巨额薪酬,其主要原因是公司2008年减持法人股获得的44.75亿元收益。公司总裁陈耿也在报告中指出,公司在2008年初果断减持部分法人股,实现近45亿元盈利,一举奠定了全年的业绩基础。
有评论人士明确表示,公司主要利润来自于“体制性收入”,在公司大部分业务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之时,不应该对高管和员工提高薪酬。
不过国泰君安对这种争议也做出了明确的回应。在昨日的澄清公告中,公司方面明确表示,2008年公司全体高管人员的绩效奖金“至今仍未发放”。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