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损有余补不足 券商裁员瞄准保荐代表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0:55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郑世凤 本报记者 黄玲雨

  金饭碗,也被摔破了。

  金融危机下,保荐代表人正成为部分券商的心头之患。高盛高华终于作出了艰难的选择——裁去2名保荐代表人。

  “高盛高华的本次裁员行动中,两个保荐代表人进入被裁之列。其保荐代表人将由10名降至8名。”一位接近高盛高华的券商人士透露。

  对于这一消息,华融证券一位高层言语中透出一丝希望,“我们现在还在招聘保荐代表人,不然手中的投行牌照就可能随时被拿掉。”这是因为,其保荐代表人数量刚刚达到《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下称“保荐新办法”)规定的4人保牌底线。

  相比之下,爱建证券、海际大和与万联证券的保荐代表人目前均只有3个,若在12月1日保荐新办法正式推行前不能凑齐4个,他们的保荐承销资格将被暂停。

  两保荐代表人被裁

  高盛集团全球裁员10%的风暴近日抵达内地,其合资券商高盛高华正按集团的授意执行裁员计划。前述接近高盛高华的券商人士表示,其中投行部门有2位保荐代表人被裁。

  保荐代表人——这个伴随2004年推出的上市发行保荐制度而诞生的群体一经出世,就因其手中握有的投行项目签字权,被外界视为手握“金饭碗”。

  对于高盛高华裁掉保荐代表人的举动,该人士猜测,“公司在较短时间内正常的IPO和再融资发行节奏难以恢复,出于削减成本的考虑应该可能性较大。”

  WIND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高盛高华仅承销国家电网发行的100亿股企业债,却未拿到一单IPO或再融资项目。

  一般而言,保荐代表人数量的多寡对券商的投行业务有三大影响:一是准入门槛,保牌需要有4名保荐代表人;二是项目通道的数量,保荐机构递给证监会的项目必须同时有两个保荐代表人签字,保荐代表人不能同时为两个项目服务;三是品牌效应,保荐代表人数量越多证明公司的实力越强,更便于招揽业务。

  正因为保荐代表人对券商投行业务的重大影响,券商很难在业务下降时对保荐代表人“开刀”。

  “但高盛高华对保荐代表人数量没有那么敏感。”上述华融证券高层分析,“首先从绝对量上,裁掉2个还有8个,离警戒线还差得远,保牌没有任何问题;另外,高盛高华主要靠拿质量高的大项目,不需要太多通道;公司本身的号召力也很强,不再需要用保荐代表人的数量来树立品牌。”

  对于上述裁员事宜,高盛高华媒体发言人于智胜对本报回应称:“就此事,我们不便发表评论。”

  保荐新规前夜:挖人不止

  相比高盛高华,非一线券商对保荐代表人的数量非常敏感。

  “证监会将保荐机构的保荐代表人最低数量提高到四人,让我们这种正好踩线的券商很难办。”国内一家中小券商内部人士透露,“我们老总最近就在为这事犯愁,有个保荐代表人想走,我们本来就只有四个保荐代表人,走了一个我们的牌照就保不住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