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翻阅台湾证券业的发展历程,不管是从90年代对证券公司实行的“负债管理”,还是到2000年后实行的“资本适足率管理”,台湾的监管者采取的措施,一直都被外界认为是偏保守。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台湾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有150家。为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管理,目前,台湾监管机关制定了证券公司的资本适足率标准以及证券公司管理规则。
“我们当时把美国的一些管理规定、日本的管理规定整合出来,变成台湾证券商的管理规则。” 苏松钦介绍,证券公司管理规则这部分,明确把把证券公司的财务控管都联系起来了。
在苏看来,正因为一些管理规则比较严谨,才使得1997年金融危机后至今,台湾的证券业未出现特别大的纰漏。
另外,苏认为,由于实行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原则,台湾证券公司的国际化程度目前不够高、风险性产品不是很多,是此次台湾证券业相对强健的另一客观原因。
苏列出了几条台湾证券公司管理规则的严厉制度,“正是这些制度,堵住了很多现在不敢想象的风险”。
如管理规则的第13条,对外负债总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值,第二部分是流动负债总额不得超过流动资产总额。
另外,第18条对证券公司的剩余资金的用途有明确限制,包括存款和买卖金融债、政府债券、国库券、可转让之银行定期存单或商业票据等。这些是依照证券交易法,对证券商及财务风险的一些控管。
“目前台湾金融业已经实行了金融控股模式的混业经营。金融控股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实行子公司经营模式。”苏称,其中银行由于资产数额庞大,监管难度很大,最终导致在本轮金融风暴中“受伤”。
不过,由于台湾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也就是说,金融控股旗下的证券子公司仍然接受证监监管管理部门的监管,与银行的监管体系不一样,因此,苏告诉记者,这也是台湾证券业尽管在目前混业经营形势下,仍然能够不受“牵连”的重要原因。
“从此次欧美百年投行的倒塌可以看到,审慎的监管原则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扼杀创新的步伐,但是,为了规避未知的巨大风险,加强监管是始终必须、必要的。”苏指出。
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