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冲基金遭遇千亿赎回 亚洲市场将持续失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 16:28  中国经营报

  监管高压

  让对冲基金难过的不仅仅来自投资者的赎回,还有监管层的压力。

  10月底,香港证监会向所有在港注册的对冲基金公司发出一份声明,指部分对冲基金管理人向投资人提供虚假信息。上述调查结果是香港证监会对8只小规模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检查后得出的。这些对冲公司管理的资产从500万美元到8亿美元,雇员从3人到30人不等。

  有香港对冲基金人士称,“这是少有的严厉行动”。 据业内人士称,香港证监会之后至少抽查了20多家对冲基金,主要涉及基金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

  “去年市况好的时候,对冲基金很愿意向研究机构和投资者披露投资信息,但今年以来业绩不好,很多对冲基金就不太愿意公布信息了,信息披露确实不太透明。”香港一位对冲基金人士表示。由于对冲基金多数属于私人基金,与投资者的协定也是协商为主,并不需要接受像公募基金那样的监管。“例如有些对冲基金可以规定客户不可赎回等条款,都是双方协商而定的。”

  港证监会此举并非偶然。10月,港股波动剧烈,香港证监会也“检查”了香港多家欧美大行,要求他们递交卖空交易文件。

  在雷曼破产后,各海外市场纷纷限制沽空行为,香港是少数没有限制沽空的市场。但港证监会加强了对沽空的监管,其中包括对沽空主力对冲基金的监管。

  香港一位本土对冲基金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香港沽空管制较其他海外市场更严格,对冲基金并未如外界想象般“猖獗”。

  凯基证券蔡铁康表示,从市场数据看,香港市场沽空量并没异动。香港证监会近期发布的一份沽空研究报告也称,尽管市场继雷曼兄弟在9月中破产后日益波动,但9月22日至10月22日期间的本地卖空交易成交额,与第三季及整个第二季的水平相当,期内的平均每日卖空交易总成交额为48亿元(占市场总成交额7.6%),而第二季为57亿元(占市场总成交额7.4%),截至9月19日为止的第三季则是54亿元(占8.5%)。

  香港证监会称仍将密切监控市场。“一旦发现滥用沽空,我们将随时展开行动。”上述对冲基金人士称,金融危机下对冲基金成为“过街老鼠”,此前海外各国的“限空”已让环球对冲基金损失惨重,纷纷压缩成本;而现在香港对冲基金气候也已改变。

  “监管加强,投资交易量下降,雷曼兄弟等相继出问题,日子很难过。”

  人气调查继续冬眠

  11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5个百分点,降至3%,为英国官方利率54年来的最低水平。瑞士央行、丹麦央行也宣布采取降息行动。此外,捷克也宣布调降基准利率0.75个百分点。各国央行展开的第二轮救市行动能否带来趋势逆转?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成的投资者计划未来三个月投资股市。A股市场超半数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仍是大小非,另有三成投资者关注经济基本面是否有改善迹象。(荣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