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日本探路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将有新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4:52 《财经》杂志 | ||||||||
丰富的资金市场以及相对较低的上市成本,日本股市或许可以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他途 本刊特派记者 张帆 发自日本东京 高楼林立的东京街头,日本桥附近一幢15层的褐色大楼并不张扬。4月21日,这座世
按照国际会计标准,新华财经2005年一季度录得纯利润近100万美元,销售额为2.2亿美元,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达到300万美元,实现了公司上半年预期的60%。新华财经称,这一数字超出了预期目标。 去年10月28日,新华财经于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Mothers Market)上市,发售了包括2万股新股、7428股现有股和4121股“绿鞋”(green shoe)期权股,发行价为每股17.5万日元。扣除发行费用,新华财经的IPO募集资金为35亿日元(约合3200万美元)。 投资者对新华财经交上的答卷显然是满意的。截至4月22日收盘时,新华财经每股股价为33.9万日元,已经接近发行价的约2倍。 新华财经之前,对于只持有本土股票的日本投资者而言,,“中国概念”仅仅是以丰田汽车等为代表的所谓具有中国业务的日本公司。 “新华”魅力 头顶“新华”光环的新华财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新华社——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的一个附属机构;而目前其第一大股东Xinhua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新华发展控股公司,下称新华发展),确系新华社下属全资子公司。除了新华发展,新华财经其余股东均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新华财经的高管中则有近一半是“洋面孔”。 总部设在香港的新华财经成立于1999年,注册地是开曼群岛。公司创始人之一、现CEO布希(Fredy Bush)曾在台湾创业,后在与大陆的商业合作中发现了财经信息业务的发展前景。 据悉,新华社在新华财经中并无出资,双方始终停留在业务合作层面。最初,新华社持有该公司70%的股权。经历了数度减持后,上市前,新华发展以7.7%的股权仍位列新华财经第一大股东。 在公众眼中属于中国最大的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体量庞大,内部机构繁多,对外投资亦形态多样,对于以“新华”品牌的输出和管理一向不为外界确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获得“新华”冠名的相关机构,并非新华财经独此一家。 2000年,新华财经与新华社下属的金融信息部门——新华经济信息服务中心(CEIS)签署了有关协议。据此,新华财经将成为除了CEIS惟一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CEIS提供的实时新闻的机构。更重要的是,这份合作协议还包括了不竞争的条款,即新华财经与CEIS的合作是排他性的。 据新华财经投资者关于主管孙炯介绍,该协议有效期为20年,期满后,双方有权选择再续10年合约。目前,新华财经的主营业务包含四大板块。 首先是指数发布。新华财经与富时指数集团合作,围绕中国证券市场,提供100多种各类指数。目前“新华富时指数”已经为不少市场机构所接受,例如国内的博时基金就采用该项指数。在国外,美国证交所第一家上市的ETF也使用了新华富时指数。 其次,是始于三年前的资信评级业务。新华财经对新华富时A200指数的构成股进行评级。同时,不断将海外评级的know-how在中国国内进行试点。新华财经认为,只有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合,才能更加全面体现中国公司的真实状况。 第三是财经新闻发布,这也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之一。据悉,新华社将金融和财经信息的海外发布权授予了新华财经。后者发布的新闻主要集中于香港股市动态、中国大陆A股和B股市场动态、中国统计部门的新闻,以及新华社采集的政策性新闻、企业报道等。新华财经每天发布新闻200-300条,分为中、英、日、韩四种语言。除了通过路透社、彭博(BLOOMBERG)等平台,新华财经也会直接发布给终端客户。 最后一块业务是投资者关系服务,即企业信息的披露。此外,广告宣传、企业形象和新闻记者发布会等也在新华财经市场开拓的范围之内。 “沉默的股东” 据内部人士称,除了最核心的业务——购买新华社发布的金融与财经信息要支付费用,新华财经并不需要为“新华”二字的冠名权有所付出,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招牌”。 对于“新华”二字为公司带来的诸般好处,新华财经投资者关于主管孙炯并不回避。作为“官方通讯社”及国内最大的新闻采集和发布中心,新华社有关中国的信息发布无疑被认为是最权威亦最广泛的。近年来,海外投资者对可靠信息的依赖度正在加大,特别是在香港市场的中国上市公司丑闻频出后。 “新华意味着品牌和资源。”一位新闻业内人士特别指出。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华财经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信心。 新华财经与新华社的关系之“简单”似乎超乎很多人的想像。尽管通过新华发展,新华社是新华财经的单一最大股东,但新华财经的高管对《财经》说:新华社自始至今并不参与业务上的管理,是一个“沉默的股东”。 “新华”两字对新华财经的品牌效益,在其初踏上市之旅时即已显现——“新华概念”且背靠中国市场,使新华财经成为一个在众多市场受到欢迎的宠儿。 对于登陆日本股市,新华财经早期曾不无犹豫,因为香港、美国无疑是更广泛也更具吸引力的选择。此时,股东的话语权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上市之前,我们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股权投资来自日本。这些日本的股东非常希望新华财经作为第一只中国概念股在日本上市。”孙炯说。对于日本股东而言,公司能在本土上市,按照日本的法律进行信息披露,接受监管,将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避免外汇风险和时差等问题。 一位中国投行资深人士分析认为,日本股市对大股东套现的要求要比香港要灵活。香港市场规定,大股东至少在公司上市半年后才可以套现,而日本市场这方面的规则显然要宽松很多。新华财经选择在日本上市,不排除有股东在这方面有所考虑。 此外,日本股市巨大的资金量以及日本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追捧,最终促使新华财经将绣球抛向了近邻东瀛。 筹谋拆股计划 日本最大的投资银行野村证券是此次新华上市的主承销商之一。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投行部总经理刘力扬介绍,日本资本市场资金量非常充足,日本散户个人资金即达14万亿美元,这个资本池(capital pool)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又有7万亿美元为现金,这是单一国家中绝无仅有的。 日本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以散户居多。比起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要低很多,即同样的公司,在日本市场的溢价远比美国市场要高。而与香港股市的投资者相比,日本散户投资者更注重“大的投资故事”——公司业务是否与中国经济增长紧密相连、是否属于“行业龙头”、是否有好的品牌等,都是他们所热衷的问题。 尽管新华财经并非注册在中国的本土企业,但其业务发展立足中国国内,具有很强的“中国概念”;加上“新华”二字的吸引力,日本投资者很快表现出高度的认可。甚至有业内人士日后分析,如果选择美国或香港市场,新华财经很可能无法实现目前的估值,“上不上得成,都可能是个问题。” 2004年10月,新华财经成功登陆日本创业板,募集资金达到35亿日元(约合3200万美元)。上市之初,由于基金在购买上存在障碍等多方面的原因,新华财经股价曾一度走低,交投量也不十分活跃。经过一系列调整,股价在2005年1月底重新走强,4月1日更飙升至42.9万日元的最高价,比发行价翻了一倍有余。 因担心每股股价过高影响到交投活跃度,新华财经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在一年内实施拆股的计划。据悉,公司将每股拆分为2至5股,拆股的时机、比例将取决于公司股价的走势。目前,这一方案有待于6月24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的批准。 孙炯表示,“拆股将有利于稳定股东数量的增加,以降低股份构成的投机性。” 日本资金的热情 4月25日下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褐色的大楼里,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一行三人与交易所总经理鹤岛夫举行了一次简短的私人会面。王毅表示,希望东京证交易所今后在上市规则方面更加开放,以吸引中国更多的好企业来日本上市。 今年年初,鹤岛夫曾专程前往北京,拜访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进一步的合作进行了讨论。显然,中日双方都已经意识到进行更深合作的可能与必要。 新华财经在日本股市表现不俗,显然有其深厚背景。“中国概念实在太受日本投资者追捧了。”野村国际的刘力扬表示。 日本资金的热情更早可见诸“非上市公开招股”(public offer without listing,下称POWL)。与其他市场不同,境外上市公司可以在非日本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情况下,针对日本一般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进行公募。 进行POWL,公司只需在日本财政部登记,并将招股书翻译成日文即可。显然,较之在当地挂牌上市,这将付出较少的准备时间和成本。通过POWL,日本投资者同全球机构投资者一样购买相同的证券(以日元计价);而且,并不与其他发行部分分开交易,而是通过一家证券经纪行在公司发行上市地直接买卖。在挂牌市场不利的情况下,这一方式逐渐为发行体所认知并采纳,特别是在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企业。 2002年7月,中银香港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其在日本的POWL共吸引了8万多名投资者参与申购,平均每人投资达3.5万到4万美元,认购总额超过29亿美元这一中银香港的总筹资额。最终,日本投资者获得了此次发行配售股份的12%,募集资金达到3亿美元。 2004年11月,中国网通在香港上市,其以POWL形式在日本进行募集,再度上演了中银香港的一幕——认购资金总额超过了11.4亿美元的集资总额。 “日本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股票热情很高。在他们投资的外国股票中,港股占47%,中国内地的B股占13%。”日前,在泛珠三角海外融资上市论坛上,日本野村国际(香港)亚洲投行企业融资总监王长虹有如此表示。 根据东京证交所提供的数据,日本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额在2000年为22亿日元。但到了2004年,仅1-8月份就达到了1184亿日元。 着意吸引中国上市 基于日本投资者旺盛的需求,加上近年来日本证券市场正被股市“空洞化”困挠,东京证券交易所为吸引中国企业可谓不遗余力。 据投行人士分析,日本证券交易所“空洞化”的关键,在于外国企业股票流通量不够,使企业上市的意义渐失;而一旦交易量过低,公司就将被取消挂牌资格。1991年最高峰的,127家外国公司在日本单一或两地挂牌,如今已锐减到28家,外国股票的交易量只占总交易量的1%。 为吸引更多外国公司到日本上市,东京证交所正在考虑推出一些改善的措施。措施之一,是将原来分隔于主板以外的外国部(foreign section)并入主板内,以求刺激国外部股票的交投量。 此外,有人提议免去日本的会计标准(GAAP)和日文的财务披露。此举意在为外国公司上市提供便利,鼓励更多企业到日本挂牌。 东京证交所新上市资源部主管樱木康雄告诉《财经》,交易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中国的推介。首先,从1996年起,在中国市场进行各类推荐会,对在日的上市条件和规则给予说明;其次,对个别重点企业进行探访。目前这些企业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新华财经曾是他们重点访问的对象;再次,是与中国有关监管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 据悉,自上个世界90年代后期,中日双方监管部门签订了一系列框架性协议,就很多制度层面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早在1997年,当时的天津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距日本股市曾只有一步之遥,但终因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日本股市动荡,在最后的关头放弃了上市。相比之下,新华财经的上市显得水到渠成——股东、交易所和承销商的共同努力,加之市场作美,中国概念终于在日本开花结果。 据透露,新华财经登陆日本股市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付出的费用比香港略高,但比在美国NASDAQ上市为低。 一位熟悉日本市场的投行人士介绍,除了企业在上市前进行的重组,在日本上市一般需要六个月左右;包括承销费用、财务顾问费用等在内,企业总的上市费用大约为1000万-1500万元人民币。有专家指出,作为第一只“中国概念股”,新华财经在日本的上市之路可资借鉴。 (本刊记者张宇星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