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募资投向及股东诚信 监管层细化预披露投行忙补缺

2014年04月30日 02: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晓晴

  “我们正在北京赶着报材料。”4月29日,一家券商投行保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新规,我们的项目有不少内容需修改。”

  自4月18日启动拟上市企业预披露工作以来,截至4月29日晚,共计已有156家拟上市企业进行了预披露。

  该保代称,从上报的项目情况来看,此次证监会[微博]对预披露在部分细节上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审慎。“比如在募集资金投向上,对于补充流动资金和运营资金上,就需写明具体金额,并对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充分说明。不能仅提一句,拟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运营资金。”

  此外,监管层对老股转让比例、发行人承诺、稳定股价预案等涉及到股东诚信的措施,也要求进一步细化信息披露内容。

  “比如,发行前持股5%及其以上的股东必须至少披露限售期结束后两年内的减持意向,减持意向应说明减持的价格预期、减持股数等具体情况,不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减持’等语句进行敷衍。”该保代称。

  补充流动资金有明确要求

  “此次监管层要求发行人在确定募集资金项目和使用量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并且要把募集资金做什么,需要多少量进行合理设计,让市场有合理预期,以便合理报价和定价。”该保代表示。

  而此前拟上市企业对流动资金以及偿还银行贷款的用途均没有进行合理必要分析,并且对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也不够明确。

  “以前我们都会顺带提及一句,确实没有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这也成了一种变相超募的手段。但现在就不能这样忽悠了。”该保代如是说。

  例如近期预披露的广东壮丽彩印在招股书中就此进行了具体解释。

  公司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5000万元。

  对此,公司称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后,可减少公司银行借款,降低财务费用。

  相比之下,今年首轮IPO重启时,溢多利(300381.SZ)在五项募集资金项目中,仅罗列了“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这一项,但并没明确具体金额,亦没进行详细说明。

  关注股东诚信义务

  除了对募投资金用途的细化要求外,上述保代称,“监管层很关注如何在招股书中落实大股东诚信义务这一点,要求老股转让,股东减持以及稳定股价议案等方面进行细化。”

  该保代称,监管层要求对老股转让产生的影响,做出充分披露。目前监管层对老股转让的两个条件是,36个月的持有期和股权权属清晰。现在定为36个月的持股时间主要是基于过渡期的安排,为了防止PE套现。以后,随着市场发展培育到一定阶段,监管层会考虑缩短到 24个月或 12个月。

  此外,监管层要求详细披露 5%以上股东持有股份的减持安排,分别包括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方式、什么价格、什么期限下进行减持。

  其中,在减持价格与锁定期的要求上,监管层表示,指导意见中的锁定期是最低要求,发行人可以自行承诺更高的要求,已做出承诺的董事、高管人员也要在承诺中明确不会因离职或职务变更而不再履行承诺这一点。

  此外,在制定股价稳定的议案时,除了回购或增持两种情形,发行人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他的股价稳定议案,同时需要具体化。

  “比如,在发行人制定股份回购方案时,要在承诺中明确回购时点、价格等因素,赔偿措施要通过整体的设计,要保证实际的执行效果,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该保代称。

  例如近期预披露的福建顶点软件就对股份回购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称,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方式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向社会公众股东回购股份。公司每年度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不超过回购股份事项发生时上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0%。

  相比之下,首轮IPO重启时的光环新网(300383.SZ)和斯莱克(300382.SZ)等公司对上述事项仅进行了简单说明。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宋斌办公室内身亡
  • 体育欧冠-C罗两球创纪录 皇马4-0拜仁进决赛
  • 娱乐琼瑶状告于正 律师:以改编权起诉胜算大
  • 财经问题汽油盛行:中石油中石化或暗地里涉事
  • 科技阿里入股优酷土豆背后:抢占客厅
  • 博客徐焰少将:天皇才是日本二战真正元凶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近4成海归就业首份工作月薪不足4千(图)
  • 唐钧:养老保险基金“亏空”真相解读
  • 刘杉:南宁救楼市打响逃跑第一枪
  • 孔浩:房价暴跌崩溃是拯救中国
  • 朱大鸣:楼市还没到紧急救市关键时刻
  • 别志平:中国大妈被套牢是误读
  • 冉学东:国泰君安预测的窘困和不安
  • 叶檀:赴港上市会否压垮香港股市
  • 许一力:政府会放任房子的降价潮么?
  • 江濡山:李克强信心十足的原因
  • 陈玖福:2000点难保 崩溃中孕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