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热情不减喊价过高 报价剔除比例均在20%以上

2014年01月14日 04:53  上海证券报 

  按照新股改革意见,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而从目前完成网下询价的新股看,申购报价剔除比例都在20%以上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李剑锋

  近期打新无疑是市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10多只新股完成了网下询价。从询价情况看,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等机构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偏离公司合理估值的高报价现象仍有存在。

  有参与新股询价的券商研究员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整体上看机构报价还是偏高,至少市盈率没有比2012年时低。主要是经历了一轮漫长的IPO暂停,还有拟上市公司财务核查,大家普遍认为首批开闸的新股不会有太大问题,打新是目前重要的投资机会。”

  从各只新股的剔除比例也可以看出,机构的打新热情不减当年。按照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新股改革意见,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而从目前完成网下询价的新股看,申购报价剔除比例都在20%以上。

  比如良信电器,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435 家,剔除的申购量占初步询价申购总量的比例达到80.46%。良信电器最终发行价19.1元,发行市盈率为24.64倍,其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6.79 倍,估值在合理范围,但有券商自营账户和保险机构报价接近40元。

  又比如思美传媒,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有539家,最后剔除初步询价申购总量的66.61%。思美传媒最终发行价25.18元,某信托自营账户甚至报出了60元的询价高价。

  沪上某资深保代向记者分析称,“我们看到首批大部分新股定价还是比较合理,主要是因监管层有意抑制新股定价虚高,使得不少企业主动压低发行价。另外,投行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网下配售机构可以进行充分沟通,要平衡配售机构和上市公司利益,而不再是从前那样倾向上市公司。不是说定价越高越好,还要考虑上市之后股价是否有上涨空间,网下配售的机构是否能够获益。”

  而贴近10%剔除比例的新股定价则会表现较高,比如炬华科技。据公司发行公告,炬华科技剔除报价部分占比为18.09%,符合相关规定,最终定价55.11元。尽管如此,还是有多家券商自营账户、资管产品或者公募基金给出了60元以上的高价。

  不过,也有部分机构回归理性放弃了高报价。比如楚天科技,最终定价40元。楚天科技剔除报价部分占比仅为11.16%,紧贴着10%的红线。

  “新股众多,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合理估值防范破发。”沪上某基金公司投资人士告诉记者。该基金公司多只产品的报价也均落在有效报价区间下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今日起网订火车票票面不再显示姓名
  • 体育C罗获FIFA金球奖 里贝里梅西居其后
  • 娱乐美国骗局金球成赢家 莱奥纳多再拿影帝
  • 财经资本瞄上土地流转炒农地就像炒房
  • 科技北京官方打车软件全面沦陷:不能加价
  • 博客女童遭十余村民性侵令人发指细节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制过长催生剩男剩女 12年应缩减为9年
  • 张化桥:印度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在哪
  • 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美国客:留美中国学生兴起代购热
  • 姚树洁:张艺谋被罚是没有交代的交代
  • 谢作诗:春运拥堵缘于城乡二元结构
  • 高善文:中国离债务危机有多远
  • 凯恩斯: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 陶冬:美非农失前蹄 欧央行谋后招
  • 黄有光:建议高考男女生分开录取
  • 江濡山:五问肖刚 你有杀手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