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铭娅
据证监会统计数据,截至10月11日,沪深两市排队IPO企业达755家,此前虽已有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但A股市场IPO“堰塞湖”难题仍难解。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不少排队企业已不再等待IPO“独木桥”,转而另谋出路,选择新三板、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等其他融资渠道。
转战新三板
上海一家曾参与IPO排队的企业人士表示,不少企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最终只能无奈终止IPO。监管层虽然表示不会强制业绩下滑企业撤回上市申请材料,但如果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甚至亏损,苦等IPO的时间可能拉长,还不如放下“身段”,到新三板挂牌。
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部分企业如果先分流到新三板挂牌,相当于使它们经历更长的考核期。一些业绩粉饰情况严重、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将被淘汰,再引导真正的优质企业上市,这符合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思路。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表示,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取舍融资渠道,如果企业股本规模不是很大又急于融资,则不妨先到新三板挂牌。
企业转战新三板的热情高涨。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山东证监局近日举行的新三板培训会出现“爆棚”现象,不少山东企业积极备战新三板。
并购重组活跃
今年以来IPO撤单企业名单显示,一些企业转向并购重组,如长城影视借壳江苏宏宝上市、沧海重工被青岛恒顺电气并购、邦和药业被上海莱士收购。
“存在并购可能的大多是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公司,规模中等,急需资金转型升级,但赶上IPO暂停,而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既节约时间,也降低成本。”某券商投行人士如是说。
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大幅增长,共宣布交易1267起,环比上升32%;交易规模增至712.34亿美元,环比上升16%。酝酿3年之久的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10月初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认为,IPO暂停是并购重组交易活跃的诱因,分道制审核客观上将对IPO起到分流作用,将促使并购重组市场再掀热潮。
对于并购重组,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表示,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并购重组领域改革,丰富与完善并购重组支付工具,让企业和市场自主选择多个时间窗口,调整增加股份定价弹性。
境外上市料增多
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新规降低了企业境外上市的门槛,废除了一系列财务约束及对应的前置程序。企业在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的基础上,可自主向证监会提出境外IPO申请。
“目前香港市场颇为活跃,资金流入较多,IPO募资并非难事,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H股市场。”某投行业内人士表示。香港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邓仲敏9月在厦门出席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时说,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内地赴港上市企业已近750家,仅上半年投资推广署就协助51家内地企业赴港开业或拓展业务。
截至7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达1575家,其中有747家为内地企业,占47.4%;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15094亿港元,其中内地企业市值总值占55.8%;内地企业股份交易成交金额占比达73.8%。
“在境外上市条件放宽、地方股权交易所兴起、新三板快速扩容的影响下,将有更多公司主动撤销A股上市申请,创业板排队企业减少三成并非不可能。”某投行人士表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