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没理由再拖下去 经济转型需要A股走牛

2013年08月08日 03:30  证券日报 

  ■阎 岳

  近期,有两个话题被市场广泛关注:一个是房企上市公司重组和再融资重启进程或超预期,另一个则是IPO重启进程一拖再拖,用官方的说法就是“关于IPO重启时间,目前没有新的进展”。

  上市房企再融资暂停始于2010年10月份。当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新国十条”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是年10月份,证监会发布通知称,为坚决贯彻执行“新国十条”精神,已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对已受理的将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此后,房企重组申请和再融资审批相继暂停至今。

  现在,上市房企重组和再融资似有重启可能,市场各方的预期也逐渐升温。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由于最近多家上市房企公布了再融资方案,资金投向包括商品房、商业物业等项目,而且有多家上市房企因筹划重大事项处于停牌状态。

  市场此前曾预期,上市房企重组和再融资会有条件放开,涉及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的项目将获优先通过,因为这些项目符合政策导向。

  与市场对上市房企重组和再融资重启的超预期相对的是,IPO重启预期被市场一次又一次的后延。从3月份推到6月份,再从6月份推到7月份,现在7月份已经“翻篇”,有人又将“宝”押在了8、9月份,更有悲观者将IPO重启的时间放在了今年的第四季度。

  本次IPO暂停从2012年11月16日开始至今已近9个月,从时间上看,在中国股市历史上8次IPO暂停中本次位列第三。按照目前的市场预期看,本轮IPO暂停有望实现“超越”,因为排名第二的是近10个月,位居榜首的也不到13个月,原因是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证监会于今年6月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据了解,目前证监会正根据收到的反馈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与此同时,《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信息披露规定》、《保荐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也在抓紧修订中。

  因此,本轮IPO重启取决于新股发行改革制度正式文件的下发时间点。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系列规章制度修订完成并公布后,过会企业还要根据最新制度安排对有关材料进行补充和修订。但这些工作仅是技术性的,并不会占用多长时间。

  市场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部分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不够,需要进行责任意识培训,这也导致IPO重启时间会后延。但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提升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们的尽责程度取决于制度约束和个人操守。

  其实,细究起来,IPO重启还是有一些积极信号显露出来。首先,美的电器日前公告称,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已获得证监会批复,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将进入实施阶段。其次,招商银行配股方案也获得证监会批准。第三,房企重组和再融资重启预期升温。这些案例被市场看作是监管层为IPO重启所做的市场探测。

  从这些积极信号来分析,IPO重启的时间也许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悲观。除非股市再度推出类似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改革,否则IPO重启确实没有理由再拖下去了。

  经济转型需要A股走牛

  目前A股有两大特征遭遇海外看空者诟病,一是金融板块市值比例偏重,二是国内楼市普遍被认为有泡沫。两者联系在一起,A股和国内经济便被视作患上了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病症,因为日本经济病症就是由于股市和楼市泡沫双双破灭,再导致金融企业倒闭潮,最终拖累日本实体经济滞涨。但这一看空逻辑有张冠李戴之嫌。首先,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历年巴菲特在致投资者的信中,每每言及对美国经济长期信心是其投资的基点,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的数年更是如此。国内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是GDP总量翻一番,而过去20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仅是微涨,因此可以判断,看空论者的基点就不成立。其次,1990年前后日经指数崩盘前估值超过70倍市盈率,而现在A股整体估值也仅11倍市盈率,单论A股会崩溃也在理论上不成立。最后,国内楼市有泡沫是不争的事实,但海外市场也有底特律式的案例,若以田忌赛马式的不对称比较衡量国内楼市和海外楼市,极易得出貌似合理的不正确答案,国内楼市现在情况是“坚挺”和“崩盘”同时存在,这其实就是蓝筹股和绩差股之间的区别,楼市整体泡沫已经缓解。如果市场崩溃的逻辑不存在,那么市场增长的逻辑何在呢?这就是经济增长和股市走牛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国经济转型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之间的变迁轨迹:标准普尔公司最初是在1923年首家推出了股票价格指数,随后又是在1926年建立了由90只股票组成的综合指数,现在耳熟能详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即由500只股票组成的,综合指数则是在1957年3月1日推出的,当时指数包括425家工业企业、25家铁路公司和50家公用事业公司,这些公司被称作“经济主导产业中的主导公司”。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中,指数中新面孔不断取代旧面孔,最初鲜见的科技、金融和医药股不断取代传统制造业企业,这其实就是经济转型和股市走牛之间的关系。将A股现状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进行比较,既可以发现A股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发现A股走牛的巨大潜力。首先,金融和能源板块市值偏重,确实构成现在A股的软肋,因为该两大板块市值规模已位列全球前茅,基于估值优势,股市“暴力哥”敢于在沪指2000点下方挺举,但股市“暴力哥”未必敢于在沪指3000点上方抓举。其次,国内经济转型空间很大,这将给A股市场带来巨大的走牛空间,不仅是新经济领域即便是传统经济领域,国内经济都还具备拓展空间,海外市场除了谷歌[微博]、苹果等新经济翘楚之外,三星[微博]、丰田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盈利也都达到了数百亿美元级别,因此国内即便是传统经济转型都尚未触摸到增长的极限,这就是A股可以走牛的市值拓展空间。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足协杯-恒大点球战争议7-5绿城 国安5-2
  • 娱乐梦鸽告领班介绍卖淫 家人不知受害人受辱
  • 财经法国医药巨头内部人自曝行贿500中国医生
  • 科技电商腐败考验:原聚划算总经理被判7年
  • 博客马鼎盛:出云舰没机会同辽宁舰决斗
  • 读书转折:蒋介石为何不敢再喊"反攻大陆"
  • 教育养个孩子多少钱:北京276万是个“传说”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
  • 何亚福:精神分裂的计划生育
  • 黄鸣:职场如情场
  • 刘杉:存款利率市场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