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开闸或因服软央企债务压力

2013年07月23日 01:43  中国企业报 

  在“企业钱紧”和“保增长”的背景之下,中国核能电力、中国铁路物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多家央企现身A股拟上市排队名单。

  特约记者 杨毅沉 江金琪

  7月20日,“2013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财经评论家水皮在会上炮轰近期部分市场人士对IPO开闸的建议,称如今的环境下企业并不适合IPO。

  IPO何时开闸尚未有定论。与此同时,在中国实体产业普遍缺钱的情况下,背负巨额债务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何时能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实际上,不仅仅是铁路总公司,目前已有中国核能电力、中国建材、中国铁路物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多家中字头企业排队等待IPO。

  中字头企业排队上市

  自去年11月份浙江世宝上市之日起,IPO闸门已关闭了8个多月。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曾有超过850家企业排队等待登陆挂牌A股市场,而目前,随着证监会发起的IPO排队企业财务核查自查事项接近尾声,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数量减少三成以上。

  在很多企业撤出IPO大军,开始逐鹿于新的资本战场的情况下,目前仍在排队等待IPO的多家大型央企更加引人关注。这其中既有因EMS快递而被人熟知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因核能业务吸引眼球的中国核能电力、作为国内大型建材生产商的中国建材以及涉及铁路运输行业的中国铁路物资。

  在上述中字头拟上市公司中,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已拿到上市批文,正在等待完成发行上市,中国铁路物资的上市材料也已预告披露,这两家企业计划在A股主板市场募资16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四家中字头拟上市公司的来头不小,控股股东中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大型央企巨头。而从上市过程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瑞银证券等“大型国企上市专业户”担当了承销保荐的关键角色,加大了它们成功上市的筹码。

  从目前的上市节奏看,已有10家企业通过了证监会的发审会,拿到沪市主板上市资格,而其中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排位靠前,市场人士预计未来IPO上市重新放行后,中字头公司作为业绩稳定的大盘股,可能将率先登陆市场。

  债务问题是关键

  在排队等待或者拟上市的央企大军中,不得不让人关注的就是负债问题。比如,原铁道部总计2.66万亿元的负债,可能就会成为铁路总公司上市的最大瓶颈。

  2003年,原铁道部提出“跨越式发展”的口号,但与此同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债务压力也不断增加,2009年,原铁道部负债1.3万亿元;2010年负债增加至1.89万亿元;2011年负债升至2.41万亿元;而到了2012年三季度末,负债额已高达2.66万亿元。

  对此,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债权债务将实现从铁道部到铁路总公司无缝衔接。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型央企上市尽管可以通过国务院“特批”加快上市节奏,但若是身背巨额债务,恐怕还需政府进行巨额注资,或是合理剥离债务,否则投资者和市场可能不会买账。

  从目前准备上市和已经上市的大型国企资产负债表看,债务负担较重成为普遍现状。等待上市的中国铁路物资截至2011年末的总负债额逾540亿元,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到2011年末的负债总额也近百亿元。而已经上市五年之久的中国中铁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总负债额则高达4300亿元。

  未来,即使中国铁路总公司实现部分债务剥离,但如何平衡新投资带来的新债务,减小公司上市后的债务风险值得思考。不过从金融市场整体角度看,铁路总公司所承担的债务问题可能不会成为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双赢才是最优选择

  未来,在债务问题和银行流动性趋近的背景下,以铁路总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国企或许纷纷要求寻求上市。

  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曾表示,“我们无法想象,A股市场情况略有好转之后,铁路公司、地方投融资平台纷纷上市,再造一个6000亿市值以上的铁路板块,会对市场形成怎样的冲击。”

  众所周知,众多国企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企分开后企业将面临盈利需求与公共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如果企业运营赚不到钱,恐怕不会受投资者欢迎。”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学军说。

  在目前上市的大秦铁路广深铁路铁龙物流等多家铁路上市公司中,承担货运业务的公司盈利尚且稳定,但承担客运业务的公司经营增长能力明显受限。

  与此同时,在庞大的债务压力和增长潜力或将受限的影响下,铁路总公司未来上市时的融资规模和用途可能将受到一定制约。以中国铁路物资为例,这家公司在发行H股融资时计划将募集资金的约37%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约1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多位专家认为,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代表的国企,它们未来的经营利润以及融资规模,都是上市时需要与股市利益平衡的因素,不能让股市再次为国企上市“作贡献”。阳光私募基金仙童基金董事长张晓君此前就提出,面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套现压力,需要制定长期有效的约束制衡机制,才能实现股市和上市企业的双赢。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恒大称罚末位国脚 傅博:韩国更怕输中国
  • 娱乐李天一案原告索赔50万 法院落实卖淫调查
  • 财经任志强:不知道政策走向不敢预测房价了
  • 科技美25家最佳工作公司排行榜:谷歌落榜
  • 博客易中天:“中华文明中断”从何说起?
  • 读书差距从幼儿园开始:中国该向日本学什么
  • 教育赴美冷遇:花3万去美国实习3个月洗厕所
  • 易鹏: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警示
  • 管清友:中国告别超调迎接均衡
  • 赵伟:为啥年轻人都想去大都市
  • 叶檀:克鲁格曼的悲观与楼继伟的乐观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
  • 梅新育:诋毁华为意在绑架澳大利亚
  • 马光远: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才是核心
  • 叶檀:利率早已变相市场化
  • 丁志杰: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
  • 刘杉:利率改革或带来政策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