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改七大猜想:能否改变A股圈钱市特征

2013年06月10日 13:34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一个IPO何时重启的话题,已经让市场猜测了好几个月了,也让投资者的心跟着起起伏伏,而在上周证监会征求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有关新股改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各种猜测。从字面上来看,本次股改提到市场主体自主定价、允许在审企业先行发债、约束大股东减持行为等多项措施,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既充满期待又不无担忧,或许在最后的答案公布之前,我们依然只能猜想一下,不过这显然让我们对于未来的市场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A猜想一

  IPO何时会重启?

  财经评论人士水皮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是本月21日。IPO重启在正常情况下,最快可能也要到8月份。如果遇到股市低迷或其他原因,甚至会延迟至10月份。现在还处于猜谜语阶段,很难给出具体答案。“8月的可能性较大。”著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说,随着IPO门槛的提高,一些拟上市企业会知难而退,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期盼IPO快些重启。因为向后推迟的时间越长对大盘影响越大。反而,利空出尽是利好,IPO重启后,大盘有望迎来上升行情。

  B猜想二

  能否抑制股市“抽血”?

  面对等候多时的拟IPO企业,证监会明确表示,申请IPO的在审企业,可同时申请发行公司债。皮海洲说,从一定意义上看,发行公司债对股市的冲击较小,而大量的IPO对股市的“抽血”作用很明显。但从公司股东和高管的角度来看,他们一般不愿发行公司债,因为公司债是向别人借钱,迟早都要还,而且还有利息。但发行股票就不同了,圈来的钱不仅不用还,而且自己还可套现。

  “如果没有更为实质性的政策,仅仅凭借发行公司债,根本解决不了股市‘抽血’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解决暂时的问题,后者却解决了其根本性圈钱的问题。”水皮说。

  C猜想三

  能否真正实现“定价市场化”?

  新的发行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定价市场化”?

  “在不改变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情况下谈市场化定价,是个伪命题。”皮海洲认为,虽然目前A股市场名义上是全流通,但在IPO之初,上市公司首发流通股的比例基本在25%附近,其中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股的,占比更是低至10%左右。这不仅带来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大小非问题,让股市失血不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规定上市公司首发流通股份不低于总股本的50%(国家必须绝对控股公司除外);实际控制人持股超过30%的股份全部转为优先股。

  平安保险基金经理王海涛则认为,市场化定价的大原则已经确立,但存在许多技术环节的问题。这项改革最终能否达到目标,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D猜想四

  能否改变A股“圈钱市”特征?

  新的发行制度能否扭转被广为诟病的“圈钱市”形象?

  “从已经公布的意见稿中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王海涛表示,如果IPO不取消审批制,要想彻底改变“圈钱市”是不可能的。皮海洲也认为,如果审批制不变,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变,中国股市依旧是部分人的“提款机”。

  在意见稿中,对于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的减持行为作了较之前更为细致的规定,但在皮海洲看来,“不会起到太大作用。”他表示,创业板一直就对股东、高管的减持有着时间上的限制,“但实际当中,减持最为猛烈的仍是创业板。只有改变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从总量上控制股东的减持数量,才能有效地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E猜想五

  能否给股东戴上“紧箍咒”?

  征求意见稿显示,上市公司大股东锁定期结束后,在两年内减持的,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水皮说,新股上市后五年之内,若股票价格低于发行价,大股东们不能减持。这种规定表面上看来好像可以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并不符合经济规律,而且只解决暂时的问题,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只有从这方面入手,才能给股东戴上“紧箍咒”。

  “新的征求意见稿显示,上市公司一年之内业绩变脸对中介机构进行重罚,我感觉一年的时间有些短,应该延长到两年。两年后造假的公司就会浮出水面,看中介结构还敢不敢帮上市公司造假?这样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给大股东上‘链条’。”皮海洲说。

  F猜想六

  能否有效打击炒新行为?

  自去年10月IPO暂停以来,市场投机资金少了一个赚取快钱的渠道——“炒新”,新的发行制度又能否有效抑制疯狂的炒新投机行为?

  “新股价格为什么一定要抑制?如果定价机制没有问题,自然不会出现非理性的炒新行为。”皮海洲认为,监管机构不应该干预市场价格的形成,“但A股由于先天的不足,基本制度上存在缺陷,导致投机套利行为盛行。”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文则表示,意见稿中在新股配售总量和比例上都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定价和网下配售;公司股本4亿元以下的,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60%;公司股本超过4亿元的,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70%。“这些调整从技术层面上可能会对新股炒作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G猜想七

  “监管风暴”会否更猛烈?

  从前任郭树清到现任的肖钢,证监会主政者掀起了近几年最为猛烈的“监管风暴”,新的发行制度能否让这股“监管风暴”刮得更猛烈?

  王海涛认为,从近期的万福生科事件来看,监管层的打击力度在增强,而意见稿中也用了很大篇幅对监管问题做了规定。例如,招股说明书预先披露后,相关信息及财务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在发审会前,证监会将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机构的工作底稿及尽职履责情况进行抽查;以及强化新股发行的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这些规定都表明监管在深入。”

  皮海洲也表示,除了事前监管,如果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事后惩罚则一定要严厉,罚到倾家荡产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刘鹏 胡晓军采写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厦门公交车起火致47死 初定是刑事案
  • 体育法网-纳达尔横扫费雷尔 创纪录八次夺冠
  • 娱乐指原莉乃爆冷夺冠AKB决选 大岛优子惜败
  • 财经涉刘志军案374套房产被追缴
  • 科技阿迪达斯淘宝打假陷囚徒困境
  • 博客刘志军为什么还想做中国梦
  • 读书绝世赌局轻翻定乾坤:大清赌王
  • 教育学霸姐妹花聊清华恋爱(图) 作文 真题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
  • 张捷:美国M2比中国少的原因
  • 花木兰:另一种楼市崩盘形式浮出水面
  • 张明:近期人民币为何强劲升值
  • 徐小明:IPO让证监会受夹板气
  • 陶冬:非农就业改善 黄金价格受伤
  • 苏鑫:房企资金来源方式出现大变化
  • 尹中立:经济弱复苏点燃房地产虚火
  • 梅新育:不可低估朝鲜发展潜力
  • 刘远举:离婚避税是奖励优质婚姻吗
  • 谢百三:什么原因让A股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