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核查未完 IPO新项目上报热情升温

2013年05月14日 03:41  证券日报 

  预计6月中旬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有望全面结束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自中国证监会4月9日启动对拟上市企业的财务复查及抽查工作以来,对首批上交自查报告拟IPO企业的抽查工作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此次IPO财务现场检查,监管层特别强调检查小组要‘自行查阅企业内部资料及外部取证,参考但不依赖中介机构的工作底稿’,并注重现场实地检查,以确定交易的真实性和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有消息人士透露,检查包括六大重点,分别是收入、成本、资金流、三项费用、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首批30家被抽中的IPO企业检查过程中,河南天丰在IPO财务检查小组进场的第三天,就被发现存在隐匿会计凭证的行为。“调查小组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公司迫于压力拿出了相关会计凭证,从而使调查得以继续推进。”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在银泰证券资深投资顾问郑虹看来,监管层严厉打击IPO财务造假,并将审核的重心指向了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力求挤出财务水分,充分披露在审企业的风险。

  此外,根据监管层此前的安排,5月31日后监管部门将在4月和5月递交自查报告的拟上市公司中抽取10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预计6月中旬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有望全面结束。

  一方面是严查IPO财务,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多家投行准备上报新的IPO项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IPO申报企业数据显示,上周(5月6日-10日)共有13家企业新出现在拟IPO队列中,超过4月以来新增拟IPO企业的总数。到上周末,在排队名单中的拟IPO企业数共有745家,其中沪市主板176家、深市322家,创业板247家。

  “上周单周申请数量的增加,反映出企业参与市场的热情和保荐机构承销的热情均在升温。”郑虹表示。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投行人士称,由于此前的自查工作耽误了一些时间,现在正在准备一些资料,等资料完善后就会上报材料。

  尽管企业和保荐机构的参与热情升温,但业界最为关注的还是IPO重启的时间窗口什么时候打开。

  “我们当然是希望尽快启动,但最终还是要等监管层来拍板。”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日前,有消息称,有两家企业已获封卷通知,两周之后就有可能进入发行程序。

  根据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封卷是整个流程的倒数第三步。该工作完成后,将进行会后事项审核,然后便可核准发行。

  但业界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称封卷和发行是两回事。“即便现在是封卷了,照样有可能补中报,然后再封卷,然后再补年报,再封卷,这中间仍有很多程序要走。”有保荐代表人指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鹿邑原法院院长和女儿在家中被杀
  • 体育英超-曼城官方宣布主教练曼奇尼下课
  • 娱乐谢霆锋为小儿子庆生 张柏芝未出席(图)
  • 财经刘铁男卸任前3月突击审批50个项目
  • 科技手机QQ新版被指二手微信 3万网友打差评
  • 博客徐焰少将:争夺南沙棋差一步的原因
  • 读书非常仕途:女市委书记的男秘
  • 教育500北大保安考学深造成新时代“扫地僧”
  • 育儿女童遭生父虐待5年:开水烫头鱼线缝嘴
  • 金岩石:从鬼城看中国城市化前景
  • 水皮:热钱醉翁之意不在酒
  • 谢作诗:真反腐就惩受贿而不要惩行贿
  • 罗天昊:土耳其改革是中国最好的榜样
  • 刘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乱象
  • 叶檀:金融风险正在逼近
  • 陈虎:地方政府投资几十万亿是否疯了
  • 张明:如何应对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
  • 陈序:过剩产能急需瘦身
  • 西向东: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难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