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定价报告依股民情绪 研报遮羞布被破发撕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 06:51  南方都市报[ 微博 ]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日出报告12篇,成高产第一牛人

  南都记者 刘杨 A股市场迎来急剧扩容时候,新股密集上市破发撕开了券商报告不断犯错的遮羞布。券商报告眉飞色舞、极尽溢美之词的报告总是被市场无情拍打。而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日出报告12篇更是让市场对“质”和“量”之间产生了诸多疑问。“新股的定价报告很多都是基于股民情绪做出来的,或者基于二级市场接受程度,其成色会随着情绪变化,自然不尽准确。”一券商研究所所长分析认为。

  新股破发 研报接连蒙羞

  从去年12月底迄今,市场已经迎来了史上最密集、最汹涌的新股破发潮。十余只新股,其中亦不乏主板新股纷纷告破。特别是本周二五只新股集体在上市首日破发,一举为A股再度写下凶险新纪录。

  新股哀鸿遍野的情景无疑折射市场对出背后投行部门以及询价机构定价的不满,与此同时,回看券商们的新股定价报告亦能发现其中对价格的预估注水严重。

  以不久前顶着“高成长性”、“新兴行业”、“清洁能源”等多重光环上市的“主板最贵A股”的华锐风电为例,上市首日破发使得49机构当日集体浮亏17亿。在诸家券商的报告中,第一创业证券预计的首日股价可达135元显得格外亮眼。而在该股上市前,这个价格肯定是相当迷人。而今,这些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类似此种现象,在众多新股上尚有不少。定价区间动辄高达20%以上颇为常见。对此,两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新股定价准确的很少,因为现在的定价发行机制就有问题,再者新股上市节奏太快,研究员根本应付不过来。

  记者曾经就某新股向多家券商研究员咨询,其中有两位中小券商分析师坦言:写的太多,自己也不大记得具体情况了,也不敢随便说。而另外一位大券商分析师直接表示,没有关注过该股。事实上,其署名就出现在该个股报告上,不过后面带着助理分析师名字,很可能是由助理完成的,挂名发布自己亦不大记得了。

  “新股的定价报告很多都是基于股民情绪做出来的,或者基于二级市场接受程度,其成色会随着情绪变化,自然不尽准确。”一券商研究所所长分析认为。

  研报信息直接引用路演材料

  在新股的定价上,不少券商都栽了跟头,这也撕开了外界对其研究报告信任度逐渐降低的一角。

  不仅如此,就在不久前因为招股说明书涉嫌多项数据披露不实,在上市前夜被紧急叫停的胜景山河。记者曾经翻阅数十篇报告,发现“中国湘派花雕黄酒典范”、“新型黄酒行业领军企业”、“行业龙头沉睡,新人有望‘赶英超美’”、“内陆地区领先的黄酒生产企业和新型黄酒的领军企业”等颇具煽动性的话语成为了众多券商报告的标题和总结语,此外,“龙头”“黑马”等溢美之词亦是频繁出现。

  据一位亦撰写了胜景山河报告的分析师坦言,新股未曾调研,信息源于路演时候公司材料和负责人的描述。此外,投行、会计事务所等机构都对信息有过审核,因此就按照材料来了。“起个好听的,有煽动性的标题更多也是为了吸引眼球。”

  昨日,记者在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翻阅报告时,发现有一券商分析师报告产量惊人。今年一月其日出报告约3篇左右,在去年10月一些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时候,其有一天发布报告多达12篇。而这种高产似乎并非一时,翌日,其再度发布了9篇报告,再两日之后又是单日9篇。日发布6、7篇是常态。

  上述数量众多的报告中,以个股评级和新股研究居多,但是其中亦有不少长篇行业研究深度报告,如此超人高产的报告,所有人都会怀疑质量水准究竟如何。但该分析师赫然获评2010年新财富某行业的最佳分析师。

  “一天12篇,抄也抄不了那么多。应该是有很多分析师年限不到两年,没有咨询资格,所以挂在他名下吧。”深圳一券商分析师分析认为。然而,在记者随机点开的其20多分报告中,撰写人都是其单独署名,并无他人。“可以说是实际写报告的人协助写的,这样也是钻空子,但不算违规。”

  券商报告整体水平下降很多

  上述事件,无疑让外界对券商报告的指导价值产生不少疑虑。对于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不少通过券商报告来了解公司信息,作出相应投资举动,如此一来,误导显而易见。

  广州一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对记者称,对于公司研究部的报告,营业部分析师会看完后总结整理后,再给到客户指导。“如果报告可行度差,的确会导致指导出现问题。我们也希望报告分析判断更精准权威,这样我们的业务也更好做。”该负责人坦言,现在券商报告的水平整体下降了不少。其分析一方面是研究员人才流动大,难以保持一贯风格,其次市场信息越来越多,市场风格变化快,导致越来越难以把握。

  如果依照上述水准,券商报告不仅难以给散户作出正确指导,想要能够赢得基金分仓更是困难。一券商研究所所长谈及此,颇有感受:“大部分券商都分不了多少仓,都被前几名的弄走了,券商报告能卖出钱的很少。”

  而另有一分析师透露,报告指导意义差是因为有些重要的信息一般大不敢写在报告中,会及时通过其它方式告知重要客户,其次,有时候等到报告出来,行情都已经走过了。“卖出评级基本上都不会写的,很容易得罪人。即便说不好,都会以非常委婉的方式表达。”

  “券商报告,很多都只是瞄瞄而已,看看逻辑就好。”上述一私募基金总经理称。

  对于市场的此般评价,上述研究所所长感到非常无奈。其抱怨称,没有太多人对研究员正面评价,写报告能得到多少好处,在公司都是受气,得不到正面评价。而市场的认可又需要很长时间来回馈。“我在业内奋斗了20年才获得一些认可,很多人奋斗十年也不一定有这个耐心的。”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