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3新股破发致机构浮亏15亿 打新大军人气衰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简俊东 深圳报道

  破发潮汹涌而来。

  2月2日,二重重装(601268.SH)上市,开盘报8.5元,与发行价持平,但这也成为其当日最高价,此后,股价一路往下,收盘跌4.12%。

  这意味着,169家机构通过网下申购获得的6000万股在上市首日就产生了2101.2万元的浮亏。

  虽然,网上申购的投资者上市首日即可抛售,但是眼看着打新居然也亏钱的局面,投资者明显心有不甘。

  数据显示,二重重装上市首日的换手率只有26.48%,创出去年6月IPO重开以来新低。

  类似心态在中国西电(601179.SH)上已有过演示。

  1月28日,发行价7.9元/股的中国西电登陆沪市,但是收报7.79元,下跌1.39%,成为新股重启以来首只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

  中国西电上市首日换手率为34.88%,但与二重重装相比,中国西电还是给了打新的投资者获利离场的机会,其股价在盘中曾经沖高8.19元,而二重重装则完全沒有这样的机会。

  机构巨亏15亿元

  2009年6月桂林三金(002275.SZ)招股至今,上市新股已有163只。截至2月2日收盘,已经有13只新股破发,其中,既有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西电等大盘股,也有巨力索具(002342.SZ)、洪涛股份(002325.SZ)等中小板股票,发行市盈率居高不下的创业板股票更是难以幸免,如星辉车模(300043.SZ)、台基股份(300046.SZ)等。

  据万得统计,网下申购13只破发新股的机构合计达2181家次,合计动用1.36万亿元申购。

  如按2月2日收盘价计算,13家上市公司已令网下申购的机构亏损15亿元。让这些机构们难受的是,13只股票中,只有中国中冶已经超过限售期。

  2009年12月23日,机构网下申购的12.37亿股中国中冶解禁,当天开盘其股价已跌至5.2元。此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交易日,其股价在盘中一度超越5.42元/股的首发价,收盘均跌回到发行价以下。

  由此可见,参与中国中冶网下申购的381家机构,多半是亏损。

  “前期上市的中国西电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是自2006年8月中国国航上市首日破发后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第一次出现首日破发的情况。这宣告了一、二级市场无风险套利神话的终结。”大通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

  业内人士指出,网下申购的机构们账面亏损,实乃询价机构自食其果。

  “上次,我向一家券商的负责人抱怨,新股发行价太贵,但她说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太黑,而是我们太不理性,一只股票本来只想发7元,我们报价却是9元、10元。”2月2日,某基金投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新股频繁破发,让机构们很是担忧。“我们现在感觉‘打新’的风险很高”,2日,某集团财务公司负责打新的人士告诉记者。

  但这位人士表示很无奈,“现在我们基本没有直接进行股票投资,资金除了买基金、债券外,一个很重要的出路是‘打新’。不过,新股发行改革后,新股申购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虽然表面上定价权是交给询价机构,但为了竞争不多的股份,询价机构不得不竞相开出高价;而拥有实际定价权的是保荐机构和发行人,保荐人的收费现在直接跟超募比例挂钩;对于发行人来说,钱肯定是越多越好,结果就是发行价居高不下。”

  打新大军人气衰减

  随着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机构们的打新热情已不断衰减。

  “现在,大家都能看到,新股申购回报率越来越差,我已很久不参与新股申购,尤其不参与大盘股的申购。因为在这个制度下,我们参与申购越来越被动,经常是别人干了‘坏事’,我们来埋单。”2日,某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机构们的热情消减,从网下申购机构的数量减少可见一斑。

  1月份开始招股的公司中,已经公布网下配售结构的新股有17家,网下申购的机构超过两百家的只有漫步者,科冕木业的申购家数则仅为98家。

  统计显示,去年12月,47家上市公司招股,18家公司的有效报价家数不足100家。其中,处于破发之列的台基股份只有55家。而去年6-9月招股的上市公司,网下配售时出现三四百家机构是常有的事。

  “当新股发行制度出来时,大家欢呼雀跃,市场还留了一点机会,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不是机会,是陷阱。当我申购中国重工时,一狠心报了6.8元/股,最终的发行价却达到7.38元/股。”上述基金固定收益部人士透露。

  虽然机构对于新股发行兴趣日减,但新股发行市盈率虚高并未改变。

  今年1月25日招股的4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在65-95倍,丝毫不逊于第二批创业板公司。第二批创业板公司则是看到第一批公司高价发行后短期内仍受到二级市场热烈追捧,因此继续调高市盈率。

  “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申购,因为申购之后三个月内,收益率回报肯定非常低,甚至有可能是负的。这就是现在的新股申购制度给我们买方带来的最大困境。风险还在于,发行人可以通过调中签率调发行价,这令我们很被动。当整个市场调整时,新股发行价格没有调整。发行人只要中签率稍微调一调,就能保证想发多少就发多少。”上述财务公司人士表示。

  “打新风险加大意味着未来必有理性回归的过程。蜜月过去后,我们已经趋于理性。以后会放弃申购那些风险太大、可能赔钱的股票,选择质地可以、业绩有保障的新股,作为新股申购的理性思路。而且不以某一个短期内收益的变化影响我们的投资策略,因为新股发行制度中,买方恰恰变成了弱者,这时候,我们更愿意做出对持有人更合理、更理性的选择,即使牺牲短期收益,也是对的。”上述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