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四大成效彰显

  2009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晰了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并于去年6月10日正式公布实施。此后,桂林三金于2009年7月10日正式挂牌交易,至此IPO重启已半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积极效应日益显现。

  证券时报记者 胡 南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近期的焦点话题,业内人士围绕着上述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不少专家充分肯定了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果,如坚持定价市场化方向、一二级市场趋于接轨、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权益得到重视等,而自去年新股发行改革以来,大批量企业得以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期间发行体制改革对保障融资渠道畅通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就一:发行定价更趋市场化

  坚持定价市场化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新股发行改革的难点所在。市场化定价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在定价过程中,反映发行人和投资人的真实意愿,询价机构每个要价都要认真,每个出价都要真实,基本不做行政指导的价格;第二,如果前面出价是一个真实的过程,上市后股票任何表现都是市场化的表现:可能价格高一点,也可能跌破发行价,也可能价差不是特别大。

  从去年新股发行改革后IPO重启以来的情况来看,新股发行改革市场化已经深入人心,也可以说得到了市场参与各方的普遍认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宵认为,定价市场化本身是一个循序渐渐的逐步市场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监管层坚持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的大方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成就二:一二级市场趋于接轨

  如果说何谓“市场化定价”本身难以概括的话,那么以一、二级市场的折价率来考量定价市场化成效不失为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

  数据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IPO重启的首批三家公司来看,它们的定价市盈率与定价当日中小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较为接近,一级市场定价接近二级市场的平均价格。而从前几年IPO定价来看,一级市场定价与当日二级市场平均价有较大距离:2008年新股平均市盈率26.64倍,定价当日二级市场市盈率 50.30倍;2007年差距更大,前者为28.43倍,后者为64.21倍。

  从2009年至今的最新数据来看,一二级市场价格严重脱节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当前新股一二级市场的价差逐渐收窄。自去年IPO重启以来,截至昨日,已经完成发行上市的136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仅为64%,如果剔除创业板,这一数据仅为58%,部分个股的首日涨幅仅在个位数甚至破发,这与此前新股首日涨幅动辄上百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成就三:中小投资者中签率提升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具体的改革措施中,监管层采取了限制网上申购上限和机构投资者网上网下申购二选一两种方式来提高网上投资者的中签率。

  新股发行改革后IPO重启的首批三家公司网上中签率分别为0.17%、0.13%、0.25%,而2008年首发公司的平均网上中签率仅为0.1%左右。有市场人士对此评价认为,网上中签率大幅提高,意味着发行改革进一步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也正是监管层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表现,其成效值得肯定。

  数据也证明,在兼顾公平、增加网上公众投资者中签率的同时,网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性并没有因此被挫伤——去年IPO重启以来,截至目前新股平均网下冻结资金达420亿元左右,高于2008年该指标的水平。专业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热情不减,加之中小投资者更大范围的参与,上述因素都为数量众多的新股顺利发行创造了条件。

  成就四:新股发行跃上新台阶

  事实上,新股发行改革最大的成效应该归属于大批新股得以成功发行上市,促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实现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更快发展的梦想,甚至帮助部分企业解决了漫漫寒冬之中的燃眉之急。

  数据显示,自去年IPO重启以来,两市共计有136只新股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创业板市场50只,实际募集资金合计超过2000亿元。在有关人士看来,如果没有新股发行改革的顺利推进,而后庞大的新股发行顺利发行上市就只是美梦一场。

  新股发行上市并不是目的,更应该看重的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深层作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活跃,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难能可贵。”有分析人士如此评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