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散户皆看多 中国建筑破发风险较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03: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谢闻麒 北京报道

  虽然机构之间以及散户对于中国建筑持有策略各异,但市场各方普遍认为,由于受益强劲大盘和房地产市场火热,中国建筑破发风险不大。

  券商:准备长期持有

  北京某中型券商自营部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该机构以4.2元的申购价格,动用了40多亿元申购中国建筑。而中国建筑满额申购需要90多亿,由于公司资金实力不足,否则会多申购一些。

  该人士表示,在三个月禁售期后仍将长期持有中国建筑,“4.18元的价格拿中国建筑,即使出现小概率的破发情况,跌10%就不得了了,但预计未来两年中国建筑的涨幅将在20%—30%左右,以10%的隐性亏损博20%—30%的预期收益,所以会长期持有。”中国建筑的走势将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决定中国建筑的基本面良好。

  该人士曾参加中国建筑在深圳、北京两地的路演,“以前以为仅是香港的中海回归,在路演中发现上市内容更多,除了建筑业务,还有主要做保障房的中建地产,保障房利润也不容小视。”当时认为3.8元的发行价格最合适,但看了路演的情况后,我们调高了申购报价,把范围定在4.1-4.5元,最后报了4.2元的中值。该人士所在机构报告称,中国建筑2009年股价有望在4.1元-4.2元,2010年股价有望超过5元。

  但北京另外一家中型券商则因网下报价过低丧失了申购机会,“我们报得比较早,也报得比较谨慎,只报了3.5元,落在了此后券商研报估值下限”。该公司人士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建筑目前的估值存在泡沫,“但我们是券商中的少数派。”

  基金、保险:三个月后再说

  “我把我们能够用的钱都用上了。”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其了解,为了增强收益,绝大多数债券基金都申购了中国建筑,大部分股票型基金也都在申购行列。“但我们都是网下申购,申购新规出来以后,网上申购只对一些小的年金还有意义。”

  该基金经理认为,不应过于恐惧中国建筑的高市盈率,因为现在计算的市盈率都是基于2008年的静态市盈率,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无论是建筑还是地产都是受影响最大的,这将大幅拉低中国建筑2008年的净利润,从而推高市盈率。“如果看动态市盈率的话,中国建筑也就30多倍,跟别的房地产股差不多。”

  对于持有策略,该基金经理表示,“三个月以后看大盘再说。”但考虑到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改善双重影响,仍然看好后市。

  参与申购的北京某中型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态度,“中国建筑破发几率不大,关键要看市场大势,但我们对大势乐观,判断下半年政策无大转向。”

  散户:第一天就出货

  “如果申购到了,上市首日我们就准备卖了。”在某大型门户网站工作的林先生和三位同事把所有的活期存款都取了出来,凑了十多万元,申购3万股。“根据此前3%中签率的预测,我们估计自己能中1000股”。

  林先生认为,与大多数股票相比,中国建筑市盈率的确偏高,“但去年是业绩低谷,今年预期业绩不错,对首日上涨还是有信心的。涨上去就卖,落袋为安。”

  林先生和同事都有数年炒股经验,但对于万马电缆和三金药业“打新”都持观望态度,主要源于打新规则更改后,需要先观察一下。而参与中国建筑,则是一方面考虑到其盘子大,中签率高;另一方面看好大蓝筹,破发可能性较小。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