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建筑IPO凸显两类机构认购心态

  部分券商囊中羞涩叫穷,基金财大气粗欢喜

  证券时报记者吴清桦见习记者李湉湉

  因出价低而未能如愿配售小盘新股后,不少券商基金等机构准备在中国建筑这只超级大盘股身上“适度积极”一把。不过,大盘股相对过高的配售额度也导致众多机构产生了复杂的心态。

  券商:询价差异不会太大

  昨日,据参与路演的券商资产管理或自营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机构对中国建筑的报价差异不会太大,基本在3.5-4.0元范围内。

  一家参与询价的券商表示,根据中金报告预测,2009年中国建筑的每股收益为0.15到0.19元,若以20倍市盈率来计算,发行价大约在3.8元。他认为,在IPO重启以来,此次机构的报价可能相对理性。首先,因为新股发行节奏越来越快,现在机构追新热情有所降温,给出的溢价也将会越来越少。其次,这也与此次中国建筑网下配售的高门槛有关。此次参与的门槛相比前两只新股相对要高。根据要求,中国建筑网下配售最低要求申购2400万股,若按照每股4元计算,则至少需要动用资金1亿元。若要进一步保证申购成功,则需要好几亿元。部分券商自营、资产管理部门或者一些小机构的资金可能无法达到这一门槛,这会对机构资金的运用带来一点遗憾。

  据了解,由于部分券商自营资金规模较小,且已经几乎处于满仓位运行状态,融资渠道的缺乏令该类机构只能望“股”兴叹。另一券商资管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没有参与此次路演,也不会参与询价,主要是仓位已经达到了95%,根本无钱认购。”参与询价的机构少了,报价竞争不像此前那样激烈,则报价也相对会理性很多。

  基金:具备吸引眼球价值

  “中金公司给的询价区间覆盖了我们的报价范围。”参加询价会的一基金研究员说,作为整合后的央企,中国建筑的主营业务中既有房屋建筑工程,又有房地产开发业务。“这样的‘复合体’很考验机构的定价能力。”他认为,中国建筑结合了两个行业的特点,应参考房地产行业和基建工程两个行业的市盈率定价。中金公司分析报告认为,中国建筑的合理投资价值区间为3.39—4.25元,对应2009年动态市盈率22.5—28.3倍。“看法基本一致,我们自己估算的价格是每股3.8—4元。”

  尽管中国建筑的第一主营业务是房屋建筑,但更吸引基金眼球却是其房地产开发业务。一基金经理透露,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房地产利润贡献最高,是该公司的主要赢利点。数据显示,在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中,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比在9%左右,却贡献48%的营业利润;二是基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坚定看好房地产板块。

  “打小盘股中不了多少,对净值的贡献度很低,但大盘股就不一样了。”参与询价会的另外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说,因为这个原因,基金在对小盘股的报价相对谨慎,甚至因为“报低不得买”未迈进打新门槛,机构的热情没有显露出来。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经过前几单IPO对市场的试探,从资金面分析,该公司对市场未来的走势也持乐观态度,“超级大盘股”入市仍然不会改变市场向上的趋势,因为大量资金还需要借IPO的渠道入市。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可以预计,随着大盘股的发行以及发行新股节奏加快,未来新股发行市盈率将下降,资金的打新收益率将回升到合理水平,公司的质地将更受机构关注,新股发行定价失效的现象会得以扭转和修复,所以恢复大盘股的IPO对市场而言是必须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