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旅游高比例剔除高报价 向投资者利益倾斜

2014年01月15日 04:14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31.80元及以上的报价作为剔除的最高报价部分,对应剔除的申报量为29.39亿股,占此次初步询价申报总量的96.33%。”昨日,众信旅游公布发行公告,96.33%的高价申购被剔除引发市场热议。

  议论中甚至不乏指责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太傻的声音。的确,根据现有的新股发行规则,将发行价定得再高一些,让老股减持更多一点,这个剔除量就完全可以降下来,网下报高价的机构配售权益就可以更好地照顾到。

  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在满足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发行定价更应向投资者利益倾斜,高比例剔除高报价的申购量实为明智之举,更是建立主承销商、发行人与投资者长远利益的有效机制。

  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确定的市场化之路,其实已经将主承销商的承销能力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新股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般“抢手”,A股市场狂热的打新、炒新氛围一旦恢复理性,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必然彻底生变。这一点,海外市场早已司空见惯。

  IPO注册制的改革方向早已明确,当前无疑正处于过渡期。这其实就是倒逼上市公司、主承销商建立核心客户,树立投资者持股信心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时,某些主承销商、发行人还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无节制地拔高发行价以方便老股减持,毫无疑问是在自废武功。

  诚然,A股市场素有炒新的不良风气,尤其是在阔别IPO一年多后,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投资者的打新炒新情绪亟待释放,高价新股遭哄抢不足为奇。这的确是摆在主承销商和发行人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些利益并非长远和可持续的。

  作为主承销商,只有真正让参与申购的投资者持续赚钱才是增加投资者黏性的不二营销手段。而作为发行人,即使成功实现高价发行,但如果后续业绩维持不了高股价,迟早还是会跌回来,投资者亏损在所难免,形成共输局面。很难想象,一位在该股票上亏损了的投资者未来还会参与该股票的再融资。

  从这些角度而言,众信旅游经过推介询价后确定的价格和高比例剔除高价申购是明智的发行方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交通部明确除夕高速公路不免费
  • 体育U22亚洲杯中国争议点球负沙特提前出局
  • 娱乐黄秋生否认婚外情报道 斥记者性幻想
  • 财经26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1620元最高
  • 科技12306将联网身份认证系统
  • 博客韩寒:我对电影的一些看法和新片消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文科学霸女神靠便利贴数学轻松考97(图)
  • 姚树洁:习近平反腐为啥特别强调公字
  • 谢作诗:政策松而后紧必大幅提高利率
  • 王小广:2014经济预判与房地产调整
  • 龚伟力:美国银行破产赔多少
  • 张炎夏:我们离大农业有多远
  • 陈光标:暗箭伤人 意欲何为
  • 黄有光:对土地新限制是开改革的倒车
  • 江濡山:国企命运最终得由市场来敲定
  • 肖磊:中国央行秘密增持了多少黄金
  • 姚树洁:解放军带头促进国产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