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去年11月30日,证监会宣布IPO重启,至今不到两月,却掀起层层波澜。在基金经理等机构投资者看来,奥赛康风波、7家公司暂缓IPO等戏剧化事件显示,以IPO为放大镜,所折射出的种种A股沉疴,短时间仍难以消除。管理层意欲加强管理,降低新股发行价,所带来的,却可能是“炒新更热”。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所谓IPO新政,仿佛并不那么成熟。否则,也不会出现震惊整个市场的“奥赛康风波”。
于是,在宣布IPO重启的第43天,1月12日晚,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此举又被市场称作“IPO新规”。截至昨日,受新规影响,已有7家公司暂停IPO发行。
“从这几天新股的发行公告可以看到,这新规很明显抑制了它们的发行价格,它们一上市,即使价格低这个原因,都会被热炒,被非议无数的‘炒新热’,肯定会再现的。”成都投资者古先生认为。
而在机构看来,IPO在短期内会加重市场资金紧张,加大市场波动,不过,也带来了好的可投资标的。
IPO市场化方向不变
南方基金杨德龙[微博]认为,“新股密集发行,加重了市场资金紧张局面,近期A股将继续延续震荡调整的弱势走势。二月份新股发行量将大大减少资金分流作用减轻,市场有望反弹。”
对12日证监会发布的“新规”,星石投资认为,管理层主要针对近期IPO 开闸后发行价仍过高,且老股东大规模套现的问题。新规并非以往的行政干预新股发行节奏,而是作为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配套举措之一,意在推进市场化监管,强调信息披露透明、新股定价模式公平,进一步将监管矛头指向询定价过程中的不尽职和不诚信行为,这说明今后IPO的改革方向肯定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
面对节节下跌的主板市场,有人急了。昨日,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微博]在微博中建议,新股锁定1-2年再上市可以有效消除三高。他提出三点建议,“新股发行一年或者二年后集中全流通上市,新股发行首一年或者二年每周交易一次,新股发行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每月或者每季的发行及上市天数只定一天。”
或助长炒新热
杨德龙认为,新股快速发行将为A股市场提供大量新的投资标的,其中一些估值合理、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司也值得重点关注。
海通证券则表示,参考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对中小板影响,涨幅大的新股对业务相近公司股价有带动作用,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业务可比性较强;第二,上市公司所属的细分行业本身基本面较优。
相对于大机构较“正统”的观点,更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投资者却认为,A股市场历来爱炒新,监管层力争降低发行价,更将助炒新。成都某私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出来前,可能上市会立马遭遇破发,但新规后,发行价陡降,而这也给二级市场带来投资机会,但不管怎么样,最终时间会检验真理,市场才是最正确的。
本周二,东易日盛、众信旅游、恒华科技、鹏翎股份、汇中股份等8只新股发布发行公告。其中,多家公司市盈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前机构出高价才能认购成功,现在是出了高价也不一定能买到新股。但这不是市场的理性,而是人为干预下的扭曲。证监会在市场化和行政干预之中来回摇摆。”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杨海认为。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雷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