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注IPO重启是投机思维

2013年06月19日 01:52  第一财经日报 

  胡润峰

  该来的早晚会来。昨日,证监会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据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证监会高层在会上称,IPO最快7月下旬重启。

  不出意外,此事被市场理解为重大利空。这也被部分股评人士拿来当作近期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

  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恐惧,从逻辑上和经验上都得不到充分支撑。对正常市场而言,发行新股属于其基本功能,完全谈不上是利空;而A股历史上历次重启IPO,也基本没有改变市场中长期运行趋势。

  但股市是一个数千万人博弈的场所,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该如何,而是大多数人如何看待。笔者认识许多专业机构人士,他们都不认为IPO会实质影响市场,但又都认为既然市场有此共同预期,短期冲击在所难免。

  在此共同预期下,专业机构人士将如何应对,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了。

  上周四,沪指跳空下跌之后,一位机构人士告诉笔者,他已减至只剩底仓,接下来轻仓看戏,“静待IPO靴子落地”。

  另一位“价值派”的基金经理则表示,他不关心IPO何时重启,只关心自己买入的公司基本面有无变化。“巴菲特连宏观经济都不关心,别提这种短期影响了。”

  巴菲特未必真的不关心宏观经济,但他可能确实不会关心IPO重启这种级别的消息。这跟其资金规模与性质有关,也跟其投资理念相符。

  A股的投资者没人敢说自己比巴菲特高明,但很多人的做法却表明,他们试图谋求远超巴菲特的投资收益。不然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几乎包括大多数机构和绝大多数散户,热衷短线操作,追求高抛低吸。

  既然IPO重启不改变市场中长期趋势,不改变上市公司经营运转状况,投资者何必那么在意重启时点?无非是自认为掌握了市场情绪,希望成功躲过市场在此前后可能出现的一轮下跌。

  没有人能抓住每一轮行情波动的高点和低点,高抛低吸只是传说,IPO重启前后行情将如何演绎,事前谁也不知道。

  过度关注IPO重启的时点,并据此制定操作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投机思维的体现。这种思维方式,一次两次有可能获取超额收益,沉迷于此则是过于自大的表现,遭受“市场先生”的打击是大概率事件,长期而言收益率未必见佳。

  其实,投资者更应关注此次IPO重启中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如证监会高层近期所言,此轮改革力度很大,如不再调控发行节奏;取消对询价的具体要求;新股发行价格放开,取消市盈率不得超过行业平均25%限制;配售方式放开,给券商配售权等。上述措施均符合市场化方向,值得投资者期待。至于预测市场短期波动这事,还是交给股神去做吧。

  (作者为本报编委)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案调查:卖官结朋党 出事集体施救
  • 体育卡马乔下课进倒计时 中方教练或暂接国足
  • 娱乐港姐二轮候选佳丽秀彩妆变白富美(组图)
  • 财经铁路系统称刘志军好色 对钱倒真不太在乎
  • 科技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开庭:涉资240亿元
  • 博客马未都:刘志军贪的是全国人民血汗钱
  • 读书豪华公车私用祸牵民政高官:中堂(全)
  • 教育中国大学50强榜单出炉 出状元最多的中学
  • 育儿4千万贫困儿童困境:1天2顿饭干粮是午餐
  • 刘泳华:信房价跌半不如信国足赢球
  • 叶檀:不动产登记难于上青天
  • 鲁政委:一场有药无引的宽松
  • 黄鸣:乱象频发 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 郑风田: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 张庭宾:中国企业负担是全球水平4倍
  • 叶檀:制造业生死劫
  • 徐斌:小贩都不愿意要零钱带来啥恶果
  • 陈虎:中国决策为何需外国临时工
  • 章玉贵:中国不应成为没兄弟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