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PO在A股市场上所具有的典型性,目前用之来观察A股,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窗口”。近日官媒连发评论,大有为IPO尽快重启大造舆论之嫌,比如“在国际股票市场上,(也)没有一次暴跌是因为IPO太多”、“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并无直接关联”、“暂停新股发行,是对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扭曲,行政之风与市场化的矛盾才会真正伤害投资者利益”……实际上,这种种观点并不新鲜,只是倾向性十分明显。
IPO是绕不开去的坎,本栏前文已经提到,作为在这个风险场中觅食的人,相信谁都不至于要为此患“忌讳”,也不至于以为IPO会长期不重启。如今IPO成了市场最为敏感的软肋,原因其实并非重启的问题,而是如何重启的问题。如果还是之前那种疯狂集富式运动,那么重启将给眼下脆弱的股市以致命打击,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这里用“致命打击”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因为照以往的习惯,重启IPO之前或之后,管理层都会想办法制造“利好”来对冲,所以即使短期造成冲击,也不至于要了A股的“命”,甚至可能在“利空出尽”之后掀起新的行情。不过,这里所说并非短期冲击的问题,而是现有制度不改或者改的时候避重就轻——比如光是指向二级市场炒新的问题,其最终的走向,A股过去的走势已经提供了强有力的注解,这里似乎没必要再置喙了。
本周一曾有新股改革“五大思路”的传言,不过感觉了无新意,不大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A股本世纪以来关于“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目标,至今还没有哪样能拿得出手。IPO的“市场化”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性:“市场化”运行几年之后就被市场发现其“伪市场”的本质。一般而言,“市场”对参与各方来说,应该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可以互相博弈,才能真正“发现价格”。然而在A股的IPO中,利益集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公募基金虽也参与其中,但其背后也闪烁着利益链条的影子;至于一般投资者,没有话语权可言,除了被动接受外毫无办法。
这种强弱立判的“博弈”,当然就会出现不管市场如何低迷,新股发行价格依然可以高高在上的不“市场”的状况,成熟市场中企业随着行情低迷而不愿“贱卖”股权的现象,在A股也就没怎么出现过。更何况,大多企业(特别是民企)挤上这条路是如此艰难,当一路上付出的成本高得吓人,一旦上市失败可能“倾家荡产”,骑虎难下也就成为此中应有之义。(三)林鑫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