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打高分

  证券时报记者 万 勇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再度成为市场的焦点话题之一,相关投行人士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自去年6月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此轮改革抓住了新股发行的关键环节——定价制度,实现了新股定价逐步市场化的进程,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去年6月,桂林三金药业的上市开启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IPO的序幕。随后,四川成渝中国建筑等大中型企业也相继在沪市主板成功实现上市。去年10月份,创业板在深圳成功开板,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经受了市场更为严峻的考验。根据Wind的统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实施至今,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量达到146余家,实际募集资金超过2446亿元。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昨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准确地把握了市场化的导向,从新股发行制度的关键环节——新股定价入手,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都相当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深圳某资深投行人士表示,新发行制度下,发行定价过程成为主承销商协调发行人要价和投资者报价的一个过程。主承销商既要引导发行人对发行价的合理预期,同时也要协调发行人接受合理的价格,这个价格要既能反映发行人的价值,又要给二级市场留出合理空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表示,新的发行制度改变了过去询价与申购不挂钩的弊病,新的发行制度下,询价对象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具有逻辑一致性,从制度上杜绝了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现象。在报价前,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申报的价格也更为理性,更贴近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

  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实施这半年的情况来看,华生认为,新的发行制度使得发行人、询价机构以及投资者在新股定价和新股认购上表现得更为谨慎与理性,市场已开始发挥其对新股定价的约束作用。新股破发的出现也表明市场已初步具备倒逼机制。对于新股发行体制下一步的改革建议,华生认为,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主要针对新股定价环节,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他指出,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在询价范围、二次询价、再融资以及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面还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新股发行节奏也应逐渐摒弃过去政策市的色彩,让新股发行节奏正常化,不应使新股发行成为抑制市场或者托市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退市机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