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玉立
7月6日,四川成渝发布招股意向书开始招股,成为IPO重启后第一家在沪市主板发行股票的公司,同时也成为首家回归A股的在港上市公司。
昨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已有三家中小板企业发行股票在先,不过,四川成渝作为主板IPO首单仍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他认为,主板IPO重启对降低A股市场泡沫、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以及缓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等都有重要意义。
IPO重启缓解流动性过剩
《证券日报》:四川成渝成为IPO重启后第一家在沪市主板发行股票的公司,相对于此前中小板IPO的启动,您认为主板IPO启动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董登新:总体上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泡沫还很大,主板IPO的启动相当于增加了新股供给,可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一定意义上降低股票市场泡沫化程度,同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而相对于中小板公司而言,主板企业融资规模大、对实体经济的主导作用强,因此主板IPO重启的意义更大。
同时,IPO暂停以来,企业主要依靠信贷融资,无形中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也是时候恢复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了,通过启动IPO,增加股权融资比例,对于控制信贷风险、恢复实体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再者,目前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事实,而IPO的启动相当于增加了市场上新股的供给,因此这对于缓解市场流动性过剩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