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IPO公司将现主动撤单潮 等待过久晒干水分

2012年12月12日 23:44  华夏时报 微博

  等待过久晒干水分 业绩变脸无奈退回

  本报记者 任家河 北京报道

  截止到12月12日,沪深两交易所共820家IPO公司等待发行。其中,已过会待发行公司90家,初审中170家,落实反馈意见中473家,已提交发审会暂缓表决2家,预披露63家,中止审查22家。

  在22家中止审查的IPO公司中,创业板占了21家。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两个月内,中止审查的比例会明显增加,IPO公司将会出现一个主动撤回的高潮,会有数十家之多。

  《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家投行部门了解到,许多在审的IPO公司因业绩下滑,已经做好了主动撤回材料、中止审查的打算,主动撤回的高潮会在补充年报时到来。

  “年末补年报,会有很多公司因业绩下滑,不再符合发行条件。”东海证券投行部总经理王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证监会不做出改变,这些业绩下降的公司只能主动撤回。”

  业绩下滑在所难免

  2012年这一年,严峻的经济形势限制了IPO公司的盈利增长,尤其是光伏、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几乎全行业负增长。

  山东一家化工行业的IPO公司的财务总监就告诉本报记者说,公司在2011年就报了材料,但一直没上发审会,拖到现在,结果今年经营形式特别差,营业收入下降30%,净利润减少近50%,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幸亏我们申报的是中小板,没有对持续盈利能力的硬性要求,要不然我们就该撤回来了。”该财务总监补充说,“现在只能等,没有其他办法。”

  但河南一家光伏行业的IPO公司却没有那么幸运。“这家公司早在2011年就过会了,一直没拿到发行批文,结果今年光伏行业全线亏损,公司业绩大幅下滑50%以上,而且他们申报的是创业板,我听说是要撤回重报了。”北京一位投行人士透露说。

  在今年12月初举行的2012年第四次保代培训会上,监管部门也透露说2012年净利润下滑20%-50%的IPO公司有很多。

  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审核二处处长杨郊红在培训中也提到说:“好多企业2011年鼓了大包,现在很痛苦,只能撤材料。”

  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很多创业板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是双双下降。

  投行与发行人无奈

  IPO公司业绩下滑,痛苦的不仅仅是企业,负责保荐的投资银行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

  “年报出来后,如果业绩下滑,我们只能让被保荐的公司撤材料,这谁都没办法,现在就是这么规定的。”一家中小型投行的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对于IPO公司来说,则意味着今年走过的路还将再走一遍。“先撤回材料中止审查,然后等业绩变好了再来申报。”一家不愿署名的IPO公司负责人解释说。

  撤回再报,负责保荐的投行也很苦恼。“原本一年可以完成的项目现在延长到三年,我们投行的人也很烦这事。”这家中小型投行的负责人补充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恢复审查时,企业基本上要重新走过。即便是在中止审查前已预披露的,要对恢复审查企业重新安排预披露并进行后续审核工作。对于已召开初审会的,也需要重新召开初审会。

  “所以,我们希望会里能降低对持续盈利能力的硬性要求,避免大面积的IPO材料撤回。”招商证券[微博]投行部一位接受采访的保代告诉本报记者。

  但到现在为止,监管部门仍然没有公布任何新股发行改革的新政策。“谣言很多,但都不权威,只要最后没有决定下来,就不靠谱。”招商证券这位保代表示。

  相比较而言,东海证券王晖的看法则更加乐观。王晖表示说,“具体会出什么政策我们不知道,但肯定会改。”

  事实上,跟王晖有同样想法的市场人士并不在少数。华泰联合一位受访的投行人士就表示说,这次新股发行改革,从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宁波问计800新股如何发行就开始了,之后监管部门一直在同各家券商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发行新股认沽权证、先上新三板然后转板、发行可转债等都是这段时间各家机构所作的建议。

  在有新举措之前,IPO“堰塞湖”的820家企业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业绩下滑的拟上市公司也将因不符合发行条件而被迫撤回材料。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朝鲜发射卫星
  • 体育莫里斯41分北京擒新疆 阿联27分广东险胜
  • 娱乐李阳被曝曾重婚 F字粗口骂妻录音曝光
  • 财经西部多省提居民五年收入倍增计划
  • 科技谷歌2012年搜索热榜: 江南Style入围
  • 博客强奸门女主播还有猛料 少女杀死性侵大叔
  • 读书莫言授奖词:他以俏皮口吻揭示阴暗面
  • 教育学子期末开启学霸模式 图书馆一座难求
  • 育儿老人与孕妇抢座6成网友称孕妇应优先
  • 曹凤岐: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陶冬:猪肉正在关闭降息窗口
  • 陈序:美国人开始过得比父母差
  • 熊鹭:多管齐下建设美好新农村
  • 西向东:为啥现在很多男人还没女人高
  • Kingsley:伯南克眼中的全球化
  • 林园:我投资茅台的故事
  • 吴玉慈:印度经济会超过中国吗
  • 黄鸣:为商就该如此卑鄙吗
  • 如松:通胀与通缩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