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官员:创业板无意复辟价格窗口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 04:44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侯捷宁

   创业板将形成包括IPO供给、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机制等在内的“四位一体”整体配套制度体系

  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部副主任李量10日表示,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之中间层次,IPO供给制度的效率、再融资功能的简便快捷高效、并购重组机制的简便、强制退市机制的刚性化,可谓创业板市场“四位一体”的整体制度骨架,从中长期制约着创业资本服务的效率及其与国际市场如NASDAQ市场的比较优劣。此外,他还指出,创业板市场开启时奉行即市场化定价原则,监管者自始至今无意复辟价格“窗口指导”的过时做法。

  李量是在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管委会、中国证券报(微博)社共同举办的“创业板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主题的中关村科技金融高峰对话活动上发表的上述讲话。

  他指出, 国际经验表明,再融资制度是促进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诚信水准,实现公司规模和素质提升的核心市场功能。公司选择上市,最重要的就是快速便捷高效地通过再融资做大做强做优。公司上市后运作更规范,信息更透明,持续监管更充分,公司有效融资需求理应较上市前更便捷,成本更低。再融资制度的有效性决定着创业板市场功能的完整和持续吸引力。

  李量指出,强化创业板持续推进创新的机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取向,同时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体系。资本服务环境的宽容性重点是尊重市场的自我选择,容忍公司失败,强化自行承担风险的义务。在此环境下,逐步建立宽松的有效政策取向,如IPO审核更加简化更注重披露责任追究,如随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变化在发行条件设置方面研究更放松的条款,如在发行定价、发行上市时机选择、发行方式上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功能,如再融资在申报文件、披露范围和审核程序上更加简化,在发行方案、投资者选择和定价方面更加尊重公司自治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宽松化政策引入是一个大方向,思想可以更加解放,步子需要既稳又快,这取决于市场整体功能建设的接受程度。”他强调。

  李量表示,创业板市场开启伊始奉行市场化定价原则,股票价格的涨落完全是市场意志和集合行为的自然反映。监管者自始至今无意复辟价格“窗口指导”的过时做法,相信只有市场自然内生的理性方能最终调整自身的偏差,实现持久的理性平衡。希望舆论言者,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动态理性的预期。

  他特别强调,中国创业板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业资本市场,是一个重监管、有门槛的市场,通过专业审核已经踢出不少可能存在“系统性风险”的公司,从制度上维持保障投资者的最底门槛,维持着市场的公信基础,但审核监管不可能消除市场的风险,也不可能保障公司股价的曲线走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