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挂牌资产接盘者明确 珠啤上市迈出关键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1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2007年8月10日,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珠啤集团")在广州市产权交易所整体打包转让广州从化珠江啤酒分装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各10%股权。这被认为是为解决珠啤集团控股的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珠啤股份")的资产完整性问题,早日实现上市发展所做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这次整体打包转让实际上就是对珠啤股份的增资扩股。这是上市之前要完成的重要一步。"珠啤集团董事长方贵权8月14日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受让方将是珠啤股份。目前珠啤集团持有珠啤股份60%股权,是次增资扩股后,珠啤集团的股权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据了解,一旦成功受让上述10家公司10%的股权,珠啤股份将100%持有这10家公司的股权,助其完成上市前的最重要的一步。这也意味着,沉寂多时的珠啤股份上市大计会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

  方贵权没有向本报透露上市的具体时间表,但是他表示,"我们现在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广州市政府的要求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低调整合

  作为盘踞在中国最大的啤酒消费省份里的"地头蛇",珠啤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业界的关注。

  广州产权交易所挂出<整体打包转让广州从化珠江啤酒分装有限公司等10间公司部分股权>的公告显示,珠江啤酒品牌10家分公司(如图表所示)各10%股权从8月10日起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挂牌期限为20个工作日。

  除阳江等三地分装公司10%股权的转让方为广州白云荣森包装实业公司,海丰分装公司10%股权的转让方为广州东伟实业开发公司外,其余公司10%股权转让方均为珠啤集团。而10家公司另外90%股权所有方均为合资公司珠啤股份,这10家公司也囊括了珠啤股份下属的几乎全部分装企业。

  按公告说法,此次打包挂牌总价为4294.14万元,对受让方有6条详细要求。如:意向收购方的收购动因须符合"珠啤"产业和战略发展要求,与珠啤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不得存在直接或间接同业竞争利益冲突关系;必须以整体组包方式同时收购10家股权;10家企业的其他股东不放弃优先购买权等。

  依据珠啤集团对受让方的苛刻条件和要求,这10家公司的股权接盘方已很明显地指向了珠啤股份。"这次整体打包转让实际上就是对珠啤股份增资扩股。这是上市之前要完成的重要一步。"珠啤集团董事长方贵权明确肯定了受让方将为珠啤股份。

  根据"穗国资批[2007]26号"的批复内容——为解决珠啤股份资产完整性问题,早日实现上市发展,同意珠啤集团以与啤酒相关的资产、股权等对珠啤股份进行增资扩股。

  本报记者8月14日在广州市工商局查阅了珠啤股份的工商资料,资料显示,2002年珠啤集团在发起成立珠啤股份时,曾委托广州中天衡评估有限公司对拟设立股份公司而涉及的10家公司90%的股权及其它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是,总资产为16.8765亿元人民币,总负债12.848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4.279亿元人民币。

  由此,2002年珠啤股份成立时,珠啤集团以净资产4.279亿元人民币入股,按人民币1.53846元/股计算,认购261817500股,占注册资本的60%。比利时英特布鲁集团旗下的英特布鲁投资国际投资公司(下简称"英特布鲁")以人民币1.6111亿元认购104727000股,占注册资本的24%。另外5个发起股东(如图表所示)各持有的股份为10%、2.106%、1.49%、2.106%、0.298%。

  此后,珠啤股份又于2006年进行了增资扩股。珠啤集团以珠江啤酒系列26个注册

商标折合人民币1.8740亿元,按人民币8.05元/股,认购23279503股,英特布鲁以人民币1.2493亿元认购15519665股。增资扩股后,珠啤集团持有60%的股权不变,而英特布鲁的股权变为25.306%,其他5家前述公司的股权则分别减少至9.183%、1.934%、1.368%、1.934%、0.274%。

  此次打包挂牌总价为4294.14万元,如果其他股东不进行相应的增资,珠啤集团的股份将获得相应的增加。不过目前每股折合的具体价格尚未公开。

  战略突围

  据了解,一旦成功受让上述10家公司各10%股权,珠啤股份将100%持有这10家公司的股权,这将完成其上市前的最重要的一步。

  同样,这也意味着沉寂了很久的珠啤股份上市的脚步这次真的近了。方贵权没有向本报记者透露上市的具体时间表,但是他表示,该集团正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广州市政府的要求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珠啤股份的上市计划已搁浅数年。

  2002年珠啤与英特布鲁正式结盟时,在当时发布的全国啤酒行业排名中仍排行第三。当年珠啤实现利润2.55亿元,占了全国同行实现利润的15%,占了广东啤酒行业实现利润的60%。在全国啤酒同行中,珠啤集团的企业规模、实现利税、创利润总额均排在前三名,让青啤、燕啤望尘莫及,而这也正是英特布鲁向珠啤集团屡抛绣球的原因。

  珠啤集团与英特布鲁当时对珠啤股份的愿望都是——谋求两年内上市。

  时任董事长杨荣明曾透露,珠啤改制后的股份公司将于2003年正式挂牌交易。

  但人算不如天算,珠啤计划上市时正逢中国股市的历史最低潮。随后的

股权分置改革,使所有排着队求上市的企业们的计划都被搁置起来了。这一耽搁,珠啤股份似乎错过了4年的最佳融资扩张时期。

  "把持着广东50%啤酒市场份额的区域霸主——珠江啤酒,其市场'奶酪'引起了同行的极大兴趣。于是,国内外啤酒巨头都将目光齐刷刷地瞄准了广东市场。"上海洞井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唤明认为。

  2004年8月,一向活跃在东北和华西市场的华润啤酒一脚踏进了华南,直接杀入珠啤在广州以外的重镇东莞,投资6.8亿兴建啤酒厂;紧接着燕京啤酒也在广东省周边的

福建、湖南、广西设厂,全面包围广东之后,又在紧邻广州的南海建厂,寻求就地开花;青啤亦深入华南腹地,在广东中心城市落下三子(深圳、三水、斗门三个生产基地)。一时间,国内八大啤酒名牌已有6家在广东圈地建厂,对珠江啤酒形成包围之势。

  高度集中的生产线,创造了巨大的啤酒产能。2005年,广东省啤酒产量为264.5万吨。而根据广东啤酒行业协会的估计,2006年突破500万吨,而同期的消费能力只有300万吨。

  珠啤集团董事长方贵权无奈地表示,广东早已不是啤酒企业的乐土了,珠啤要想生存,必须开拓全国市场甚至国外市场。

  "早在几年前,珠啤就兼并了湛江啤酒厂、杭州余杭威克集团和石家庄鹿泉啤酒厂,并在广东省内建起了6家珠啤分装厂。但要珠啤靠银行贷款和自身积累与青啤、燕啤、华润在规模上竞争,无疑很不现实,仅改造并购3家企业的不锈钢发酵罐的投入,就让珠啤'大伤元气'。"王唤明认为。

  面对青啤、燕啤、华润等或已上市、或有雄厚资本的竞争对手,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靠贷款起家、负债率高的珠江啤酒的发展瓶颈,"北有'青岛',南有'珠江'"的威名也渐成历史。

  据了解,目前国内啤酒业的集中度正在提高,青岛、华润和燕京啤酒行业寡头地位的格局日渐清晰。2006年这三大啤酒商已经占了全国37%的市场份额。

  根据企业实力和市场份额,业内人士把我国把啤酒企业基本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青岛、华润雪花和燕京三大全国品牌,2006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基本全国布局,且在全国的扩张仍在进行。珠啤则落入第二梯队。

  "珠江啤酒在广东市场仍然处于领导地位,除占据广州主要份额外,在各地级市场都有一定地位。但是已经受到了来自金威、青岛以及洋品牌的威胁。"某啤酒品牌的营销总监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深圳金威、肇庆蓝带、广州生力、惠州嘉士佰、珠海海珠、顺德龙啤、揭阳加丹、韶关活力等本省品牌在广东市场都比较活跃。

  在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的竞争格局下,珠啤股份的上市被赋予了相当浓厚的战略突围色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