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创业投资和IPO 尚未成为创业融资来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4:56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迟明霞

  创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创业者周围的熟人,是一种亲人融资或者熟人融资,创业投资和IPO还未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因为缺钱,养殖了四年普通兔子的小鲁可能依然无法实现他最初的梦想:养殖一种特殊的兔子———无特定病源体动物,用做医学上的试验。小鲁早就瞄准了这块市场,所以他大学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并在2003年毕业后义无返顾地选择回老家创业。

  靠着最初从亲朋好友那儿凑到的4万多元,小鲁现在的养殖场规模不小,但这几千只兔子只能用作食用和皮毛加工,这与周边农民养殖户没什么差别,激烈的市场竞争,创业4年的小鲁现在只能算是维持生计。要想转变养殖方向,小鲁需要近百万元的启动资金,这对他来说好比天文数字。

  “现在我闲下来就对着几千只兔子发呆,看着看着眼前模糊了,它们就变成一群无特定病源体动物,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电话里,小鲁

幽默中带着苦涩。

  陷入这种困局的不止小鲁一人。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6)》,这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作为中国惟一代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GEM)国际研究”的第四份报告,但是四年来,中国的创业融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创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创业者周围的熟人,是一种亲人融资或者熟人融资,创业投资和IPO还未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创业活动持续活跃

  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2006年达到了新的高度。2006 GEM中国报告指出,中国的创业活动指数为16.2%,即每百名18-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有16.2人参与到了企业创办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创业企业中去。

  从我国自身看,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生存型创业高于机会型创业转变为机会型创业比重高于生存型创业。2006年,机会型创业的比重为59.2%,生存型创业的比重为38.7%。

  但是,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42个国家中,中国的机会型创业指数排在第十名,生存型创业指数排在第五名。相对而言,生存型创业仍是中国创业活动的主导。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002-2006年中国创业活动呈现4个明显的变化趋势。

  创业活动持续活跃。从2002年的创业活动指数12.3%到2006年的16.2%,在全球创业活动中处于前列。在全球创业活动活跃程度上,我国的排名从2002的第九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六位。

  创业类型发生转变。就创业活动类型的结构看,正在发生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转变。2002年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是60%∶40%,2006年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改为38.7%∶59.2%。这样的变化预示着我国的创业活动在性质上的变化,机会型创业活动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出口、新市场等促进经济活力的因素。

  创业机会增加、创业技能改善。2002-2006年间,中国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好,同时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在改善。创业机会的评分达到良好状态,创业技能的评分呈上升趋势。

  创业环境条件的综合状况向良好方面转变。衡量创业环境的9项框架条件尽管还有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从综合评分看,创业的环境条件已经从较差向较好过渡,2006年创业环境条件的综合评分进入较好的评分区间。

  资金从哪儿来?

  虽然中国的创业机会还在增加,创办新企业的机会比以往更多,创办高成长公司的机会保持稳定。创业技能逐步提高,但是,从2006 GEM中国报告来看,中国中小企业的创业技能仍显不足,缺乏创办新公司的资源和经验,更缺乏创办高成长企业的经验。

  创业融资是创业的核心活动之一。我国创业者中60%人的创业资本低于5万元,其中有18.2%的人低于1万元。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同事,是创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然后是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政府支持。

  对于初创者来说,这样一些融资渠道应该怎么设计?融资中怎么规避风险?如何更容易获得资金?GEM中国项目协调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主任高建教授认为,这些都是GEM中国研究中心下一步的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程源表示,在与创业环境有关的金融支持方面,实际上就是解决新创企业资金从哪儿来。这主要有3个渠道:私人、个人的投资;非正式投资(别人向新创企业投资);创业投资和IPO。

  “中国在金融支持方面,非正式投资在投资中的比例在GEM所有国家中间是绝对主导地位,说明中国除了创业者自己的私人资金投入之外,另外一个资金来源就是非正式投资。”但是,程源指出,在创业投资和IPO方面,中国显然做得还不够。

  因为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观察,在资金支持方面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中国创业投资比例非常低,而且波动性很大,2002年到2006年没有看到具体规律。

  政府政策是否有助于新创企业的发展?这也是GEM所关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全球创业观察来看,现有的政策在推动创业方面都表现了低效的特点。但是和GEM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优于GEM平均水平,而且排在GEM前列,虽然在具体政府项目方面

  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但是,科技园和孵化器对新创企业支持作用非常明显。

  本土创投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被钱缚住手脚的小鲁现在寄希望于有识之士能注意到他的这个项目并进行投资合作,但是他自己又觉得这样的期待有些不切实际。毕竟,本身发展有限的中国风险投资(VC)市场可能还无暇顾及小鲁的问题,甚至对他的项目还看不上眼。

  清科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本土VC的投资数量占投资的20%,更多的是境外的投资,因为本土VC面临着资金问题。在2006 GEM中国报告发布会上,清科集团CEO兼总裁倪正东表示,本土VC在未来的三五年将会有比较大的发展,而这其中政策问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将会推动这个行业的大力发展。这也必将推动中国创业市场的升级。

  在互联网第一波浪潮涌起的时候,倪正东眼光独到地选择了创建一家能够帮助创业者融资的机构。清科与IDG、红杉资本、软银赛富、联想等VC的顶级合作伙伴都有过合作,但是倪正东坦言,并不是最好的VC就是最合适自己的合作伙伴,创业者需要知道匹配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市场上你要多去观察,多去了解,少走弯路。”倪正东建议。

  倪正东在接受采访中曾表示,本土创投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才能形成品牌,而这个过程需要有更多的成功案例,需要在有更多的本土创投支持的企业,在

中小企业板上市并创造很多的财富之后,才会有更多的本土创业者找到这些本土的创业投资公司。

  (24J1)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