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7日21:09 新浪综合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详情】

  来源:新时代宏观

  在经济学界,终于有一个人让经济学家们扬眉吐气一把,就是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塞勒,他的基金从1998年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300%多,同期超过了巴菲特。与此同时,近日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的一教授,做投资进入了福布斯排行榜。有了这些标杆,经济学家们可以松口气,让大家觉得经济学家们不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或者“卖狗皮膏药的军师”。

  历史上做投资赚钱的经济学家也有,例如李嘉图和凯恩斯,但确实不多,李嘉图是9岁就开始涉及股权投资的,凯恩斯尽管后面赚了钱,但之前也赔得血本无归。历史上赔得很惨的经济学家确实不少。

  “货币经济学之父”费雪,能成为货币学派的奠基人,能写出《利息理论》,对货币价格的研究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但在其理论的指导下一生做投资、炒股票,却亏得一塌糊涂,最后负债累累,不得不“在债务的重压下过着简朴的生活”。

  掌管美联储多年的格林斯潘,任期跨越了六任美国总统,对货币、利率、经济的理解不可能不深,被全球称为“经济沙皇”、“美元总统”,但其做投资却总不尽人意,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曾经涉身股市,并开咨询公司提供投资建议,结果输得连水电费都付不起,属于典型的市场“韭菜”。

  我们学习投资学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莫顿贡献出来的,为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此为指导,他成立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但在90年代俄罗斯金融危机之中,在他的模型指导下,公司亏得只好破产。

  历史上如此,现实中这样的事例也遇到不少。

  2003年的时候,偶有机会与杨小凯教授一起聊天,谈到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谈到超边际中的角点解,他娓娓道来,脸上洋溢的都是信心。但闲暇之余聊及投资,他夫人小娟就会在边上插话说:亏得比较多。

  2007年国庆的时候,我去看我的老师,闲谈中,他老问我,他有一些积蓄可否买买股票?他说市场好像比较火,身边很多人都赚钱了。尽管我当时对股市的理解也是雾里看花,但还是觉得当时的市场有点虚高,阻止了他当时来这市场当“韭菜”。但很遗憾的是,后来股市跌下来了,市场冷清了,也不见他老人家问我是否可以做做投资。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15年6月初,当时市场异常活跃,时任证监会主席在中央党校演讲也觉得政策红利引导市场会走牛。那时一个国内很知名的经济学家找我,说他们机构的银行账户上有两千万闲余资金想做点投资,希望我给他推荐靠谱投资机构。我当时劝他说,我觉得市场非理性比较大,假若不怕亏,可以考虑推荐。但他一听到我说短期亏的概率较高,就没有参与。但同样遗憾的是,后来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市场逐步冷清,直到现在,当市场赚钱效应已开始显现的时候,他却再也不与我谈他们机构有闲钱可以做投资。

  假若觉得上面的事例都属于小样本,并不能代表这个群体,那么大家可以做个统计,自从中国1992年股市诞生以来,把股评家和各券商的经济学家都算上,他们历史上预测股市的成功率应该与大家扔硬币差不多,很多所谓的“预测帝”、“股神”只是在某一个时间段说对了一次,声音比别人大而已,其他的很多时候都是“坑人”。所以有些市场经济学家的存活方法就是市场涨了一短时间的时候找理由说涨,市场已经跌了一段时间就顺势说谨慎,很多时候都是“三根阳线毁三观”,说的委婉一点就是顺势而为。

  管中窥豹,从身边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家这个群体做投资、说市场,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样靠谱。这就让大家困惑,经济学家们都研究经济、金融数据指标,为何做投资还会不赚钱呢?

  要解释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从更多的视角去理解经济和金融。

  经济的运行本身属于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所谓非线性就是在任何一点上都可能会发生突变,经济运行的动态性在于经济运行到新的均衡点,结构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探讨更多的都是静态的、线性的经济运行。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是在强假设条件下的“真理”,自然偏离现实。在非线性动态条件下,经济运行出现“蝴蝶效应”是最正常不过。因此,经济学家们擅长的静态线性预测,出现预测结果与现实运行南辕北辙,也就不意外。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测不靠谱,为何自己做投资会出现亏损的原因了。

  但做投资更看重的是结果,脱离现实的逻辑预测即使讲得再漂亮,最后预测结果偏离现实结果,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噪声”,更是坑他们的“伪研究”。投资决策的形成不仅受到经济运行的影响,还受国家对资本市场政策的影响,海外金融环境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与经济运行一样,其他任何影响因素也都呈现非线性动态特征,他们对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程度完全不一样,有的时候强影响,有的时候弱影响,因此,对其运行态势的判断都需要保持审慎灵活。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历史上和现实中经济学家们做投资难赚钱的原因,他们对市场的理解可能与普通大众差异并不显著,对市场的认识也与大家一样像“盲人摸象”,尽管很多时候对所摸到的经济部分可能相比其他人要全面、理解要透彻,但对整个投资的影响可能并不重要,与之相反,可能对投资决策的误导性更强。

  研究的科学性越强,需要假设的条件就越苛刻,偏离现实就越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用科学方法研究经济的经济学家,研究水平越高、研究得越深入,所做的预测可能越不靠谱,做投资亏损就越严重。这也就能解释在经济史上投资赚钱的经济学家,要么是从实业转行的经济学家,例如李嘉图,要么就是反主流的经济学家,例如凯恩斯和塞勒,或者是经济学研究做得很一般的经济学家。

  作为投资者,其核心竞争力是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能凭借着经验把握住影响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因素,尽管这些核心因素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更替。但这些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家不可能“越俎代庖”,经济学家们只能够给投资者提供经济方面的分析,仅仅提供一个决策的影响因素。

  这也就能理解,为何经济学家说股市不靠谱,机构投资者也还是很愿意听他们说。他们的水平不在于说得准不准,而在于能否通过详实的数据和逻辑告诉投资者,在他的研究领域发生了什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春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股市直播

@@=it.user.name$$
@@=it.publish_time$$
@@? it.islive$$
@@=it.content$$
@@??$$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