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任泽平、姜超、杨均明、谢亚轩、王胜,大咖云集:相信新周期就像相信真爱;3000年未有之好时代;三四线房子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

  8月31日,在浦银安盛基金2017年度投资高峰论坛上,大咖云集。不信?中证君带你数一数:

  “大神”目录:

  ⊙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姜超

  ⊙方正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

  ⊙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机构业务部总部总经理 杨均明

  ⊙招商证券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谢亚轩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 王胜

  这五位大神在今天的论坛上可谓是妙语连珠,中证君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耐,也未能全数记下。在此只能将他们的精彩要点一一摘录,各位看官且看:

  一、新周期之争

  任泽平:相信新周期,就像相信真爱

  新周期争议很大,甚至是论战。股市已经超过3300点,股票市场是强势市场,基本面是有支撑的。原因在哪里?

  新周期,产能周期,201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一直在下降,市场一直在产能出清,到2016年年底,市场已经出清了整整4年。供给侧改革来临,去产能、降杠杆等等。而且,去产能被放在首位,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表达了去产能的决心。系列改革之后,微观世界和中观世界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了行业寡头垄断的情况。

  我们是站在新周期的起点和底部。中国经济在2012-2015年单边下滑,2016-2018年,经济在L型徘徊,2019年经济将起来。新周期到来却没有人敢确认,新周期在绝望中重生、在争议中上来。好像一个人谈恋爱,但是前几年一直失恋,以至于当真爱来敲门,都不再相信爱情了,但是这一次是真爱啊。

  姜超:当前经济发展还是需求扩张的逻辑

  在中国市场做研究,是希望中国经济欣欣向荣。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口的红利已经产生变化,中国需求扩张的道路走到了头。今年供给侧改革是重要的变化,到目前为止,靠行政干预,但是企业并没有自发形成产能的收缩。

  今年有没有刺激需求?去库存和去产能并没有实实在在去掉,而是高价的产品让居民消费掉了,居民正在大幅的举债,居民举债增速比较快。居民每年举债达8万亿,这还是需求扩张的表现。中国当前经济还是需求扩张的逻辑,如果什么时候经济不再依靠居民举债而获得发展,那么这样的状态会更好。

  杨均明:价值投资的春天到来

  年初认为今年最好的资产是股票资产,布局最好的是龙头企业。四月份继续发文,价值投资的春天,全面的历史性地阐述龙头企业的投资是最佳时期。我们在夏季的策略会继续提示,布局优势企业。前段时间更是认为中国股市进入慢牛格局。

  为什么这个时点讨论价值投资?第一,中国经济通过L型下来后进入稳定的阶段,股市进入价值投资最好的时代,如果经济大幅波动就可以在各个资产中套利,股市很难稳定。第二,拉长了看,当前经济开始摆脱短缺的年代,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乃至垄断开始出现。到这个时候,政府主导的行业去产能,维持合理利润水平,其他企业依靠创新寻求发展。这样的大格局推动市场走向牛市。

  谢亚轩:不管你谈不谈,周期就在那里

  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谈还是不谈,它都在哪里。一是,我们要明白我们谈周期到底是在谈什么。二是,我们在分析周期问题要避免低估长期结构的因素对经济的压制作用。三是,如果新周期到来,我们不能因为特征小而忽略它。

  二、A股市场国际化

  王胜:A股融入全球市场,也影响全球市场

  对于我们股票市场的国际化以沪港通为标志,持续推进。直至如今,发现A股的大股票居然是可以给溢价的。现在大家都认识到龙头公司是可以给溢价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是A股融入国际化的一个表现。债券通的开放也将给债市以巨大的机遇,债券通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A股在融入全球的时候也会影响全球,A股国际化的展开将是资产管理行业很大的机遇。

  杨均明:3000年未有之好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是3000年文明史里最好的时代。我相信,我们所处的国家在未来的国家30-50年会上攀上世界的顶峰。未来30-50年,世界500强会有一半在中国。我们有14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我们的客户服务一定最好、我们的效率一定最高。

  三、绕不开的房地产

  姜超:三四线城市地产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

  我们年初做了个大胆的判断,说会跌,我们发现对了一半,一二线城市不涨,三四线城市大涨。地产销量在一线城市腰斩一半,但是没有暴跌,阴跌是因为没有新增供给。三四线城市房子暴涨,没有人口支撑,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

  任泽平: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房地产什么时候见顶。看看纽约、伦敦,房价一直在涨。放在长周期的视角下,货币超发的因素不可忽视。如果说房价涨多了,但是怎么不说货币发多了呢?货币一直在超发。过去30多年,广义货币增量巨大,只有核心资产能跑赢。结论就是,房地产周期的判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杨均明:看房地产的小周期

  我看房地产用小周期的眼光。第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二,房地产是调节周期、平衡各方利益的有利工具。当经济好的时候,国家的政策调控打压房地产,房子不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愿意拿房地产来刺激经济,房子暴涨。房地产是国家调节经济的工具。其核心是政策预期,这种预期是逆周期的。

  四、资本市场监管

  姜超:金融严监管利好中国经济

  当前,金融行业面临变局,对金融会是严监管时代,对行业是利空,但对中国经济是利好。

  任泽平:好的政策是顺应时势的

  政策都是时代造就的,好的政策就是顺应时势的。第一,供给侧改革,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是环保,环保也是新常态,中国不会再走过去粗放式发展道路。最近,对环保和供给侧改革的批评声音,我建议批评不能带有洁癖。

  五、人民币汇率问题

  谢亚轩:人民币汇率的三因素框架

  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已经形成三因素框架。近期,人民币汇率回升的原因,充分条件,来自美元的回落;必要条件,逆周期因子;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美元可能会迎来一轮反弹。外汇的供求方面,这段时间,用户的用汇需求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满足,外汇供应的闸口可能会适度放松,使得市场需求得到适度释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