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5日09:4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北京时间6月15日(周四)凌晨02:00,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00%至1.25%水平。本次加息是美联储今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12月启动新的加息周期以来的第四次加息。

  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称,逐步减少对美联储持有的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以缩减资产负债表。美联储主席耶伦指出,预计今年将开启缩表进程,一旦时机合适,美联储将让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缩表进程将是渐进地、且大致可预计的;设定缩表限额有助以避免利率波动;暂时无法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规模;缩表进程可能在数年之后结束;缩表计划的目的是避免市场紧张;希望市场不会对缩表有过大的反应。

  美联储加息代表几个意思

  美联储上次启动加息是在3月份的会议上,当时公布的利率预期中值显示今年还会有两次加息。目前来看,多数观点认为美联储下半年仍将加息一次。接受彭博调查的43位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还会在9月加息一次,然后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国经济向好,逐利性的本质必然会推动资金涌入美国,从而对美元、美股及其国内通胀带来一些影响。

  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大类资产的长期预期回报水平偏低,投资者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回报比较高、风险比较适度的投资机会,因此,大量资金会转而寻找估值洼地。港股2016年以来的持续上涨就有这方面原因。而由于美国是单一的加息经济体,资金将会涌入美国,并会有相当多的资金直接去追逐股票市场,导致美股在估值偏高的背景下仍可能会被进一步推高。

  香港恒生指数2016年来走势

  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近年走势

  加息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通胀。资金的涌入将加剧美国本已宽松的流动性,叠加特朗普的经济振兴政策,市场将对被认为已进入经济周期末期的美国,重新产生经济周期可能会延长的预期,而这极有可能导致美国再次出现通货膨胀,并传导至其他经济体。

  我大A几乎无惧

  每逢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资本市场都是“心惊胆战”,近年来A股对美联储加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理论上说,美联储的加息首先会造成国内利率被动抬升,而利率的攀升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其次,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国内的流动性面临收缩,不利于A股的走强。最后,由于美联储的再度加息造成美元持续走强,随着美元的走强,或将倒逼人民币持续贬值。人民币贬值将冲击国内资产价格,进而,导致A股市场当中权重股、金融地产等板块或拖累。

  但在人民币汇率预期逆转、资本外流压力趋缓、外汇储备止跌回稳背景下,预计此次美联储加息对A股不大。实际上,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我大A股从来也是无惧美联储加息影响。

  2016年美联储历次议息会议对应A股表现

  据统计,去年以来,美联储召开过7次议息会议。会议召开前夕,A股有6次是下跌的,下跌概率逾八成,利空冲击比较明显,议息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并没有启动加息,A股又重回原有轨道,以上涨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强势。

  再来看下,美联储的历次加息对A股有何影响:

  有观点倾向认为,昨日A股的下跌,已经部分消化了本次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回顾最近几次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走势,可以发现一些规律——美国开始加息之后,A股都会先下跌后反弹。包括2015年底至今的加息周期,A股在美国加息的次月(2016年1月)出现下跌,然后开始慢慢反弹。

  国际市场表现

  欧美股市:

  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32%,报12805.95点。

  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35%,报5243.29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35%,报7474.40点。

  标普500指数收跌2.43点,跌幅0.1%,报2437.92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46.09点,涨幅0.22%,报21374.56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5.48点,跌幅0.41%,报6194.89点。

  外汇:

  英镑/美元收跌0.02%,报1.275点。

  欧元/美元收涨0.09%,报1.1218点。

  美元指数收跌0.08%,报96.922点。 

  贵金属:

  COMEX 黄金收跌0.47%,报1262.5美元/盎司。

  COMEX 白银收涨0.36%,报16.875美元/盎司。

  原油:

  WTI 原油收跌2.76%,报44.68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收跌3.74%,报46.9美元/桶。

  有色金属:

  LmeS铜收跌1.1%,报5667美元/吨。

  LmeS铝收跌0.74%,报1880美元/吨。

  LmeS锌收涨0.44%,报2483美元/吨。

  LmeS镍收涨0.97%,报8890美元/吨。

  LmeS锡收跌0.75%,报19185美元/吨。

  LmeS铅收涨0.63%,报2073美元/吨。

  COMEX 铜收跌1.33%,报2.5645美元/磅。

  农产品

  CBOT大豆收跌0.09%,报931.6美分/蒲式耳。

  CBOT豆粕收涨0.2%,报302.1美元/短吨。

  CBOT豆油收跌0.06%,报32.07美分/磅。

  CBOT美麦收跌0.4%,报443.2美分/蒲式耳。

  CBOT玉米收跌1.15%,报376.6美分/蒲式耳。

  ICE原糖收跌1.16%,报13.63美分/磅。

  ICE棉花收跌1.2%,报70.96美分/磅。

  机构和专家怎么看

  经济学家、中国央行前顾问

  余永定:没有必要跟随美联储

  眼下中国需要保持利率稳定,没有必要跟随美联储。近一段时间中国已能够使用其他工具,预期的美联储加息早已透露给市场,此举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影响。

  凯投宏观:美联储议息 

  中国央行这次料按兵不动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和Mark Williams认为,美联储如预期加息,中国央行这次估计会按兵不动,并在未来几个季度都维持利率稳定,因紧缩周期行将结束。

  凯投宏观称,中国央行最近的表态更强调维持流动性稳定,即使美联储持续紧缩一段时间,中国也不会提高市场利率。

  招商证券:美联储加息

  中国央行不一定跟随

  招商证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美联储此次加息和3月份相比,不一定会引发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原因在于中美利差已经有明显的扩大,中国的“加息”其实已经走在了美国之前,有明显的“透支”倾向。当前的汇率环境与3月份不可比,3月份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仍然较强,而当前人民币在逐渐的升值,意味央行可以让国内的货币政策更加“独立”。

  泽平宏观:中国央行再度跟进的

  可能性和必要性下降

  一是国内广谱利率已经提前抬升,提前量充足,没有必要再跟随。二是国内需求端二次探底,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三是为保汇率而加息的必要性下降。

  中信证券:美联储加息对央行货政

  和人民币汇率的约束下降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在当前中美利差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对央行货政和人民币汇率的约束下降。根据美国目前经济数据表现以及美联储预期,可以说2017年再加息一次的可能性较低,此次加息更多是为未来积累政策空间。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计划以及“预期引导”的调控手段,缩表引起市场巨震的概率较小。

  海通证券姜超:

  中国央行“自由度”提高

  美此次加息后,中国央行“自由度”提高,短期内部因素主导政策走向。姜超认为,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迅速升值阶段性打压了“空头”,再加上美元指数走弱,中美利差仍大,人民币短期或趋于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面临汇率的压力也有所缓解,政策“自由度”提高。但金融去杠杆仍是国内政策主旋律,货币政策难言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

  美联储3月加息短短几小时后,中国央行就提高了借贷成本,将7、14、28天期逆回购利率全线上调10个基点,6个月及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也较前次操作上调10个基点。 

  而此次,香港金管局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提高了基准利率至1.5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