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7日09:19 新浪综合

  “不着急”的中国A股将获MSCI入场券?半数受访机构告诫别太乐观 

  据彭博社报道,MSCI Inc. 上个月提出了将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新方案,是否预示着三度被拒门外的A股终于将在6月闯关成功?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对此难言乐观。

  彭博近日对瑞信、农银国际等13家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有六家预计今年MSCI会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占比不足5成;三家预测不会纳入,余下四家觉得难以预料。在这些机构中,元大和新鸿基金融表示在新方案公布后调整了看法,从此前认为“不会纳入”转变为“难以预料”。

  “中国市场仍有三大问题未解,分别是仍限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本赎回、仍要预先审批A股相关金融产品、以及停牌股票依然众多,这几点问题在过去一年并无改善,”新鸿基金融策略师温杰称。他之前表示今年A股加入MSCI“看起来真是不可能”,新方案公布后认为增加了纳入的可能性,但结果依然“难以预料”。

  MSCI上个月在其网站发布意见征询书称,将拟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的A股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在指数中的权重也相应减低。A股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只纳入了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卖的大盘股,同时剔除了中型股、两地上市以及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MSCI表示在征询市场意见后,将在6月宣布决定。

  全球有数万亿美元资产追踪MSCI指数,纳入该指数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支撑金融市场,提升A股国际地位的重要一步。为了推进A股纳入,中国政府采取了放宽QFII投资上限、启动内地和香港的股票互联互通、修改停复牌规定等措施。但在过去三年,A股的闯关努力均告失败。本次彭博调查中,至少有3位分析师表示,中国监管层推进纳A力度可能已经减弱。

  “中国已经不太在意,因为知道凡事都有代价。市场开放更多就意味着管理更难,这个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凯基证券驻香港董事邝民彬表示。

  中国“不着急”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3月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回应媒体提问时称,对A股今年纳入MSCI指数谨慎乐观。他在1月出席达沃斯论坛时曾对彭博表示,中国并不急于加入MSCI,这对中国来说“也不是这么重要的事儿”,因为国内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

  不过MSCI的调整方案还是提振了一些投资者对A股纳入的乐观情绪。23日新方案公布当天上证B股指数一度暴跌近4%。交银国际策略师洪灏表示,方案的调整提高了A股纳入获通过的概率,若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MSCI等渠道直接投资A股,则B股存在的必要性进一步下降。

  MSCI在公告中提到了去年6月以来中国取得的一些积极进展,比如深港通的开通使境外投资者无需申请牌照和配额就可投资沪深两市近1,480只股票、停牌股票数量降至危机前水平,并表示正与中国交易所就取消与A股挂钩的金融产品预审权问题进行磋商,希望达成解决方案。

  “以前问题是市场准入不够,现在沪港通和深港通规模上限取消,QFII额度接近900亿美元,RQFII超过5,400亿元人民币,外资配置A股的渠道已经较为丰富,”浦银安盛分析师姚卫巍表示。他认为今年A股将被纳入MSCI指数。 

  中国取消了沪、深港通总额度,调整停复牌规定等措施,MSCI降低初次纳入的A股比例这样的“过渡办法”,表明中国政府和MSCI“双方都已各退一步,”珩生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戴明表示。他认为6月宣布纳入的概率有六到七成。“衍生产品开放的权利牵涉到中国本土定价权和金融安全,中国是明确不会让步的,”他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