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7日10:32 新浪综合

  原标题:2017年投行机遇与挑战 - 荣呆会写真

  来自微信公众号:千亿CLUB

  作者:国际章

  前言

  2016年荣呆会年会于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博弈-监管与市场”。国际章也是第一次参加荣呆会,荣呆会是个投行圈子自发组织。始于2013年,投行保代们经常聚集在金融界“荣大快印”做材料,在荣大呆过的人,顾名思义就成立了“荣呆会”,是个投行自我提升的平台。目前荣呆会有近200位会员和100多名外部会员(新会员加入要先有现会员引荐,并通过问答和组委会审核)。会员中有不少从事投行超过15年的老大们,如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劳志明,人称“劳阿毛”;红塔证券副总裁沈春晖,也是“春晖投行在线”的操盘手;还有前投行,现私募Tian Capital的陈永,“并购汪”的发起人等,代表了大陆投行的中坚力量。

  本届荣呆会的主题监管与市场的博弈,海外并购是个典型。目前外汇管制收紧,人民币出境难,无疑给海外并购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海外并购论坛中,华泰联合证券的杨磊建议可以将服务重点放在海外已经有资产的上市公司,借助这些上市公司的海外资产在当地融资进行海外并购;中银国际证券的班妮(中银国际证券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著有《亲历投行》),也是荣呆会的组委之一,跟大家分享了中银国际正在成立过桥贷款,解决海外并购人民币出境的问题。

  上图:班妮,吴志君,沈洁,杨磊

  投行的未来在何方,也是本届荣呆会的热门话题。投行包括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业务板块,资本市场又包括了IPO,并购重组和再融资等业务。红塔证券的沈春晖(现红塔证券副总裁,春晖投行在线网站创始人)指出,大陆投行在投行本身的能力-再融资市场销售能力上是逐年下降的。因为投行大量的工作放在了做好材料,通过监管上;而再融资基本上是企业自己找定向增发对象完成。华泰联合证券的劳啊毛(现华泰联合证券执行董事,知名并购著有《劳阿毛说并购》)劳总分享了华泰联合的发展理念,IPO对投行来说是“单一”的,并购重组是“立体”的。并购重组中更能体现投行的价值:从企业战略梳理,到寻找标的,到配备资金,到并购方案设计,到并购审批通过,完成配套融资,到投后管理。投行可以从中找到许多为上市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团队的相对稳定非常重要,减少了内部的博弈,增加了内部的协同。

  投行的核心价值过去是使企业不要踩到监管红线,而监管加强,红线变成了红色地带,投行的工作将更加赋予挑战。

  上图:王骥跃,程康,沈春晖,劳志明,刘利剑

  来自华泰联合的王骥跃(华泰联合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著有《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主持了寻路投行未来的圆桌环节,而后精通债券市场的德邦证券总裁助理程康就目前外媒众矢之的,中国国债是GDP的245%做了其观点分享。信用债(包括公司债)的比例其实每年是在增加的,2016年的统计数据已经到了25%,约9万亿。发行利率成下降趋势,AAA级、AA+级和AA级的3年期中票月平均发行利率年末较年初累计下降幅度分别达到约88BP、93BP和151BP。低信用等级品种发行利率全年波动较大。以上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人民币的贬值从某种意义上放大了国债,因为国债中有大量美元债。

  当谈到投行的未来时,程康的观点是短期继续成火爆之势,中长期将面临行业整合兼并重组,跟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一样。

  作为本届荣呆会的承办方狮华公关,其董事长章诚爽和创始合伙人之一邓智欢分别做了晚宴致辞和演讲。

  以下是章诚爽的致辞:

  其实在坐的各位投行朋友们已经有预期,2017年将是个IPO的大年,这种发行节奏今后是否会成为“新常态”,无人可知。但是A股IPO不再稀缺是必然。

  让我们畅想:IPO不再稀缺的资本市场其实就是成熟的资本市场,成熟的资本市场必将迎来注册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发行人不再是KING,投资人才是KING,IPO估值追随大市熊牛是常态。

  【财关的核心价值是要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

  场景一:2003年新加坡:鸿国国际IPO。旗下时尚女鞋品牌千百度,取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嫣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FPR受邀参加IPO drafting meeting. 招股说明书有关行业描述,公司定位,主办券商征求听取专业财经公关顾问的意见是常态。结果鸿国的定位是中国时尚女鞋品牌公司,而非OEM代工厂,虽然鸿国是双主业。FPR之后组织新加坡的主流时尚杂志和财经媒体到南京实地考察报道。现在大家觉得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14年前,海外没有中国消费品牌,投资人脑海中有的是Made in China! 这个定位给鸿国国际IPO的估值加了不少分,鸿国项目荣获最佳IPO公关奖,公众认购部分超额100%!

  场景二:2008年香港:勤+缘IPO(现星美文化),我们再次与主办券商密切配合,在发行中安排(其它券商的)卖方分析师推介专场,主动将IPO企业推荐给卖方,结果多家卖方出具企业的IPO报告,FPR同时协助主办券商组织新加坡路演,协助主办券商IPO的询价与定价工作。

  在2017年证监会加快发行节奏的同时,发行环节也必须与时俱进,变化是必然。监管加强,意味着媒体舆论监督加强,加之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源。狮华公关目前在IPO财关市场的战有率为20%。在坐的投行朋友们,你们的IPO项目是否Ready ?

  【并购重组:监管部门,舆论股东双兼顾,后者财关是投行的好帮手】

  华泰联合证券的劳志明劳总说得好,现行IPO对投行来讲是“单一的”,并购重组却是“立体的”。

  其实对财关来讲,也是如此。并购重组项目对财关的专业挑战远大于IPO。预案是法律文件,往往一个重大资产重组加定增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预案都不算稀奇。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兼定增就同时公布了26项预案。如何让非内幕知情股东,特别是迫于截稿Deadline的媒体朋友和小股东们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逻辑与动机,方案种种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所以公布预案的同时公布“传播定性稿”并适度组织媒体和投资人说明活动是关键。如果预案是通过监管审批,股东大会的白皮书,那么传播定性稿和媒体/股东说明会则是通过特别股东大会的门票。重视并购重组中的媒体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就不会出现“董明珠10.28股东大会发飙”,重大资产重组搁浅事件。

  海尔54亿美金成功跨境收购GE家电,梅泰诺60亿蛇吞象跨境转型并购Media.net 并过会,都是过去的一年中狮华股份的代表性并购重组案例。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高艳云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