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15:14 新浪财经

  一、今日的市场大跌并无突然事件,更主要还是因为前期一系列利空因素的累积被市场选择性忽视,而又在今天集中爆发,可谓“温水煮青蛙”:(1)10月下旬以来的利率持续上行,对股市估值形成抑制,但当时被乐观的声音解读为是“经济复苏就应该股涨债跌”;(2)监管层对债市“去杠杆”已持续一个月,总体流动性环境持续偏紧,但当时被乐观的声音解读为是“债市资金会回流股市”;(3)两周前监管层开始打压险资“举牌”,抑制了市场的增量资金来源,但当时被乐观的声音解读为是“有利于风格转向小盘股”。(4)四季度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创新低且中美利差收窄,造成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但当时被乐观的声音解读为是“在资本管制下资金出不去反而会在国内买股票”。

  二、综上来看,其实利空因素并不少,而我们认为以上因素中最核心的还是监管层强力落实金融“去杠杆”,对股市和债市的监管都趋严,这个因素短期内应该不会逆转。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和“看得见的手”作对,在年底之前保持谨慎。

  三、在风格上,虽然今天创业板跌幅远大于主板,且创业板相对主板的相对估值已经回到本轮牛市启动之前的水平,但考虑到市场“游戏规则”已经被资本的力量改变,且存量资金配置于创业板的仓位还很高,因此我们认为仍然不会发生“风格转换”,大盘股还是相对优于小盘股。

  四、对明年全年我们的观点是“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不过明年上半年的主要风险可能会在二季度爆发(经济复苏在明年二季度可能被证伪,但价格还会惯性上涨,形成“滞胀”环境,届时对股债都不利)。因此如果今年12月显著回调,那么明年一季度应该会有一次博弈反弹的机会。届时建议配置两条主线——涨价不受调控的周期股(有色、油气、化工、造纸)和产业资本可能青睐的大盘蓝筹股(银行、高速公路、机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