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07: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迎来开门红。在多地楼市调控加码的背景下,市场不免猜想炒楼资金是否会进入股市,这两个市场真的存在“跷跷板”效应么?周一股市大涨点燃了不少投资者的希望。不过,多数券商分析师认为,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资金流出楼市并不意味着会推动股市上涨。

  市场关注资金动向

  部分券商分析师认为,房地产资金不会回流A股,历史经验和数据或许足以让投资者的幻想破灭。从2005年以来的房价趋势看,房价回调存在一定的周期规律,而要用行政调控的力量来扭转周期趋势有难度。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扬表示,不认同“地产调控推动资金回流A股”的论点。A股一直不缺乏资金,缺的是赚钱效应和企业价值提升,但这需要时间。如果货币政策因此出现大的转向,倒是需要防范的风险。

  他认为,库存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回暖是本轮A股反弹的两大原因,前者是主,后者是次。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通过映射影响市场,带来了地产、家电、家具等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从这个角度上看,地产调控对A股的影响偏负面,特别是地产相关行业。考虑到中国房地产业的运行环境,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剧烈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A股所受影响相对可控。

  申万宏源分析师王胜表示,从历史上看,比照上海二手房价指数和上证综指,需要看到房价回调一轮之后,才会看到股市流动性受益于房市资金流入。现在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王胜表示,不能简单的认为楼市资金搬家就能引发新一轮A股上涨。当然,如果2017年上半年,A股到了更加合理的位置,而地产市场也成功降温,相信A股会迎来更好机会。

  调控政策对股市影响有两条路径:经济增长,配置变动。海通证券认为,上述路径影响均不会很快体现出来。地产调控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关键看货币政策会否收紧。资金面上,楼市调控会否使得居民资产配置发生变化,资金会否从楼市流入股市,这需要评判股市自身的投资吸引力,需要时间。2005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两轮地产调控政策刚开始时,并没有出现资金流出楼市进入股市的现象,相反货币政策收紧,股市则出现下跌。2013年房地产调控刚开始时也没出现资金流入股市的现象,股市整体表现为存量博弈的震荡市,直到2014年改革预期升温及11月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资金才不断流入股市。

  有机构认为,以往出现的三轮房价下跌都是短周期回调,如果本轮调整是长周期的向下拐点,那么对股市会有负面影响。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长周期的房价下跌,对居民财富会造成打击,并且会降低风险偏好,进而导致所有风险资产的表现很差。

  10月或存反弹契机

  一些券商认为,政策调控带给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每一轮调控之后都会出现风格变化。这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光大证券认为,目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市场反弹窗口依然敞开,基于地产调控降低仓位的必要性相对有限。节后A股存在短期反弹动力,如果出现挤兑式杀跌,将是值得考虑的加仓时点。后续市场的核心风险仍集中在汇率波动、无风险利率上行和企业盈利回升周期结束等方面,今年12月和明年一季度将是较重要的观察期。

  国元证券认为,节后有望迎来全年较好的买入机会。如果是系统性机会,那么蓝筹股自然应受到关注,这是基于价值重估的原因,所形成的热点会向更多行业蔓延,从而可能会形成轮动。此外,在大盘向好的背景下,成长股可以重点关注,例如通信、元器件、医药生物等主题投资,国企改革、核电、ST股脱帽概念和举牌概念股值得关注。

  震荡市或许出现弱反弹,但投资者加仓把握机会的难度也比较大。广发证券继续维持“震荡慢熊”观点。海通证券荀玉根则认为,地产调控会促使市场风格发生变化。这一次市场风格或更偏向稳健的消费股和白马股。

  王胜认为,10月可能出现短暂的弱反弹,维持大方向谨慎观点。短期阶段性调整已相对充分,可能有一定的弱反弹,但目前点位的风险收益比仍达不到配置型资金的要求。当下并非决胜时刻,投资者要心平气和,量力而为。过去一段时间,“资产荒”的演绎形式是“交易挤出配置”,未来一段时间则应是一个指数中枢逐步下移的过程。

  在他看来,房地产调控将证伪需求复苏,市场核心特征很难切换到经济和业绩好上面来。财政刺激和前期的地产销售良好,库存周期仍处底部区域,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反弹,使得部分投资者产生了经济与企业业绩向好将成为A股推动力的乐观预期。但经济面临的汇率、房价、通胀约束在本轮地产上涨之后愈发突出,阶段性的需求复苏很容易被证伪。国庆假期各地楼市调控频出,未来市场预期可能发生变化,且这个过程可能是非线性的。

  稳守价值防御题材

  股市一天的表现并不足以证明普涨行情能持续。更多机构认为,虽然市场机会略显均衡,但当前业绩显著改善的行业和价值股才是可以守候的未来。

  广发证券表示,机会在结构上。主要的机会将来自于和“看得见的手”互搏,去赚“调控的时间差”,继续推荐建筑、环保、煤炭;建议配置盈利改善的稳定增长行业作为防御,例如机场等。

  王胜认为,业绩改善显著的行业集中在供给侧改革领域,相关价格可能受到行政引导,超预期的概率不大,对股价的推动作用也有限。

  由于市场风格将相对均衡,地产调控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壳资源公司正在成为投资者的一部分选择,PPP、医药等行业仍是选择配置个股的方向。另外,由于港股相较海外市场的估值优势、资金对人民币贬值预期的避险需求以及深港通预期催化正成为不少资金解决“资产荒”问题的主要突破口。

  招商证券指出,从风格来看,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线条:慢爬坡式的追求稳定收益类、电风扇式的博弈快速轮动类,其中持续稳定增长的板块将逐渐体现出相对估值溢价。有色、通信、建筑、电气设备、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三季度盈利增速明显加快,建议重点关注。

  中金公司对四季度市场看法整体偏谨慎。该机构认为,今年以来增长略好于年初市场悲观的预期,地产行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当前调控加码可能导致未来3至6个月的增长风险重新上升。此外,外围加息预期愈演愈烈,使得国内货币政策整体上易紧难松,资金流出压力可能会带来流动性干扰,再加上沪港通南向资金可能继续流出,这会进一步加剧对A股流动性“失血”的担心。建议投资者稳守价值与防御题材:一是,坚守大消费及高股息,继续持有食品饮料、龙头医药、家电等大消费行业以及高股息个股;二是,关注受益财政政策与改革推进的板块,地产调控加码后财政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发力,关注PPP及环保、新能源等板块;三是,优选成长龙头,地产调控使得资金配置股市的需求逐步增加,结构行情可能性正在酝酿,可逢低吸纳估值到位的优质成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何必对支付结算严苛立法喝倒彩?

不管措施多严,打击力度多大,毕竟都属于一种防范措施,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不要被不法之徒得逞,多掌握点支付的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皮夹子”、“钱袋子”才是上策,又何必要为这些政策“喝倒彩”呢!

抓住这个机会你可能超越马云

在中国,谁能控制一系列的类似于淘宝的金融交易平台,就将成为比马云的阿里巴巴更加具有影响的机构。中国经济的所有参与者,都应不断审视这一新格局,牢牢把握金融发展的大方向,才能合理应对并立于不败之地。

金砖国家辜负人们的期望了?

金砖国家的成长和发展的潜在障碍是多方面的,包括抗菌素耐药性这类健康威胁,教育方面的挑战,在全球治理机构中代表性不足以及一些短期的周期性问题。而全球政策制定者必须致力于拆除这些壁垒,以令金砖国家最终能发挥出其真正的潜力。

不应长期抑制楼市投资需求

限购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政干预,是一种在非常时期、非常情况下的非常规调控手段。如果作为长期手段使用,其负面作用较多。对于房地产市场,长期抵制投资需求,不仅会影响合理的需求,还会减少正常的供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