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8日17:32 新浪财经

  转自微信公众号 永远观市 作者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张华恩/李美岑

  导读

  抛弃货币宽松幻想,市场“非牛非熊”格局仍将延续。配置三叉戟,价值+景气+PPP。

  摘要

  抛弃宽松幻想。6月英国脱欧以来,市场对国内货币宽松预期不断反复,7月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与海外其他央行举措使得部分投资者对货币宽松仍抱幻想。但我们认为,从目前种种信号看,短期货币宽松已无可能,流动性层面或存在边际趋紧可能。核心在于两个“制约”的加速和一个“必要性”的降低:第一,国内监管政策与资产泡沫的博弈已从观望进入实质介入阶段,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但过去两个月,债市和房地产市场反而愈演愈烈,但近期情况已出现明显变化,上周央行14天逆回购重启和一线城市(如上海)限购政策再升级,已反应监管抑制泡沫进入加速阶段,而对于流动性层面的冲击已率先在银行间市场体现。第二,海外随着耶伦近期偏鹰表态,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升温,“狼来了”再次临近,外围环境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制约同样提速。而“必要性”的降低则源自8月国内高频经济数据的好转,短期经济阶段趋稳降低宽松可能。

  风险偏好仍受监管趋严抑制。2016下半年以来,我们一直将实体和金融“双重去杠杆”作为驱动A股市场的重要边际力量。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严监管、去杠杆”正在一行三会全面铺开。上周,保监会继续发力,自8月3日保监会启动史上最严的“自查整改风暴”以来,8月23日财新报道,保监会又继续下发了限制力度空前的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收紧高现价产品,并首次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做限制。我们认为,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将继续对市场风险偏形成抑制:第一,银行理财新规和保险产品的监管趋严,将直接打破此前对于这部分增量资金入市逻辑的憧憬;第二,对金融机构负债端产品收益率的管制,将降低其在资产端配置的收益率诉求,过去通过提高风险偏好来博取高收益的冲动将受到明显抑制,这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同样将明显降低。

  舍离牛熊,抓紧业绩。过去几周的路演交流中,部分投资者对于趋势性行情仍抱有美好幻想。但我们认为,今年以来的市场特征核心就是——“非牛非熊”,即窄幅区间的震荡行情,当下和以后大概率将延续这一趋势。因为从当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看,筹码过度集中的局面仍未发生实质变化,因此股价短期波动更多是博弈因素,很难实现和基本面之间的相互催化。此外,由于去年股灾以来的三轮股市调整,每次都以快速、凌厉的方式完成,上方套牢筹码在下跌过程中很难有换手逃命机会,这部分套牢盘未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释放前,同样将制约市场上行空间。中期来看,市场从看PE进入看盈利的过程中,核心仍在于企业能否实现低增长下的高盈利趋势,过去几个月工业企业盈利的好转已出现苗头,未来能否持续需要重点关注。

  配置三叉戟,价值+景气+PPP。市场虽无明显趋势,但结构性机会仍可参与,在低风险偏好特征下,优质资产和景气回升的行业将继续享受资金青睐。第一、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受益标的:高速公路(粤高速A)、银行(宁波银行/建设银行)、零售(鄂武商A/兰州民百)、地产(金科股份)等。第二、景气回升的细分行业龙头,养殖饲料(禾丰牧业/海大集团)、化工(兰太实业/阳谷华泰)。第三,风险偏好稍高的投资者可关注微观结构和筹码分布较为均衡,特别是16年1月以后发行的次新股(多伦科技/景嘉微/久之洋)。主题方面,基建补短板与PPP形成交集的PPP+主题,受益标的:(宏润建设/中国中冶/铁汉生态/碧水源),其他主题受益标的:地方国改(翠微股份/广日股份/上工申贝),健康中国(通策医疗/高能环境)等。

  正文

  1.抛弃宽松幻想

  6月英国脱欧以来,市场对国内货币宽松预期不断反复,7月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与海外其他央行举措使得部分投资者对货币宽松仍抱幻想。但我们认为,从目前种种信号看,短期货币宽松已无可能,流动性层面或存在边际趋紧可能。核心在于两个“制约”的加速和一个“必要性”的降低:第一,国内监管政策与资产泡沫的博弈已从观望进入实质介入阶段,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但过去两个月,债市和房地产市场反而愈演愈烈,但近期情况已出现明显变化,上周央行14天逆回购重启和一线城市(如上海)限购政策再升级,已反应监管抑制泡沫进入加速阶段,而对于流动性层面的冲击已率先在银行间市场体现。第二,海外随着耶伦近期偏鹰表态,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升温,“狼来了”再次临近,外围环境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制约同样提速。而“必要性”的降低则源自8月国内高频经济数据的好转,短期经济阶段趋稳降低宽松可能。

  2.风险偏好仍受监管趋严抑制

  2016下半年以来,我们一直将实体和金融“双重去杠杆”作为驱动A股市场的重要边际力量。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严监管、去杠杆”正在一行三会全面铺开。上周,保监会继续发力,自8月3日保监会启动史上最严的“自查整改风暴”以来,8月23日财新报道,保监会又继续下发了限制力度空前的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收紧高现价产品,并首次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做限制。我们认为,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将继续对市场风险偏形成抑制:第一,银行理财新规和保险产品的监管趋严,将直接打破此前对于这部分增量资金入市逻辑的憧憬;第二,对金融机构负债端产品收益率的管制,将降低其在资产端配置的收益率诉求,过去通过提高风险偏好来博取高收益的冲动将受到明显抑制,这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同样将明显降低。

  3.舍离牛熊,抓紧业绩

  过去几周的路演交流中,部分投资者对于趋势性行情仍抱有美好幻想。但我们认为,今年以来的市场特征核心就是——“非牛非熊”,即窄幅区间的震荡行情,当下和以后大概率将延续这一趋势。因为从当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看,筹码过度集中的局面仍未发生实质变化,因此股价短期波动更多是博弈因素,很难实现和基本面之间的相互催化。此外,由于去年股灾以来的三轮股市调整,每次都以快速、凌厉的方式完成,上方套牢筹码在下跌过程中很难有换手逃命机会,这部分套牢盘未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释放前,同样将制约市场上行空间。中期来看,市场从看PE进入看盈利的过程中,核心仍在于企业能否实现低增长下的高盈利趋势,过去几个月工业企业盈利的好转已出现苗头,未来能否持续需要重点关注。

  4.配置三叉戟,价值+景气+PPP

  市场虽无明显趋势,但结构性机会仍可参与,在低风险偏好特征下,优质资产和景气回升的行业将继续享受资金青睐。第一、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受益标的:高速公路(粤高速A)、银行(宁波银行/建设银行)、零售(鄂武商A/兰州民百)、地产(金科股份)等。第二、景气回升的细分行业龙头,养殖饲料(禾丰牧业/海大集团)、化工(兰太实业/阳谷华泰)。第三,风险偏好稍高的投资者可关注微观结构和筹码分布较为均衡,特别是16年1月以后发行的次新股(多伦科技/景嘉微/久之洋)。主题方面,基建补短板与PPP形成交集的PPP+主题,受益标的:(宏润建设/中国中冶/铁汉生态/碧水源),其他主题受益标的:地方国改(翠微股份/广日股份/上工申贝),健康中国(通策医疗/高能环境)等。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梁焱博

相关阅读

G20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

峰会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峰会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一个新亮点。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大数据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负利率可能无法达到使用初衷

从各国应用负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而,出现了有悖于负利率实施初衷的五大矛盾,值得保持警惕。

一线城市楼市投资价值已经不大

如果剔除学区等非经济因素,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其关键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价格过高,透支了住房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从长期投资价值来说,大多数一线城市住房的租售比都在1/1000以上,住房通过出租获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