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4日14:12 新浪财经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点评英国脱欧:欧盟的黑天鹅,中国的白天鹅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资产价格已经产生了影响,今天中国股市表现不佳。但我们认为国内投资者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有失偏颇。我们认为,英国脱欧对英国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对中国也是重大利好,而不是利空。

  1、英国脱欧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可以看做是对全球市场的一次压力测试。

  英国脱欧意味着欧盟由铁板一块变成了一分为二的两部分。对中国来说,原来统一的欧洲大市场被拆成了两个市场,确实有所不便。但是这也意味着英国摆脱了欧盟低效的决策机制的束缚,以后在与中国开展贸易、吸引中国投资等方面,英国将更有自主权,决策机制更加高效,并且还会与欧盟形成竞争,进而倒逼欧盟提高决策效率。

  2、英国脱欧后失去了欧盟这一巨大的市场,就必然要寻找新的市场,这就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增强。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因而对于俄罗斯这样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也是机遇。

  3、根据占优货币理论,欧盟解体后,欧元的可靠性降低,在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下,人民币就有了更大的崛起机会。

  4、美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通过货币和财政刺激勉强维持了局面,经济未现断崖式下跌。现在看来,金融危机最大的“背锅侠”反而是欧盟。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英国脱欧等一系列打击,欧盟摇摇欲坠,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再次反映了欧盟的脆弱性。投资者对欧盟经济、对欧元的信心都有可能发生逆转。

  5、从各国收益和损失来看,英国脱欧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国和俄罗斯,其次是美国。对美国而言,核心利益是北约的稳定,而不是欧盟的稳定。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欧盟,对欧盟的伤害甚至要比恐怖袭击更大。其次是日本。英国脱欧后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大幅升值,安倍经济学再次“躺枪”,更难进行下去了。对于英国本身,短期受损,但长期来看是利益最大化的。对于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来说,英国脱欧可能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停滞甚至逆转,它们无法享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也是受害者。

  6、对于国内资产价格,投资者应该区分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从短期来看,确实需要风险规避。但从中长期来看,从政治、经济、金融等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英国脱欧长期利好中国,很可能是中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