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事件点出两大市场真相 对市场产生三大利空

2013年08月19日 01:4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大盘蓝筹或被锁定 机会仍在中小盘股

  □本报记者 贺辉红

  8·16事件留下一地鸡毛。本来处于弱平衡的市场被打破,蓝筹股冲高回落,小盘股在恐吓中放量下行,市场暂时失去方向。那么,未来市场将会如何运行?分析人士认为,8·16事件表明,低估值的大盘股之所以难有机会,是因为他们都被大规模套利资金锁定。大盘在未来一周或进入弱势盘整阶段,但结构性的机会依然存在,而且活跃度依然存在于中小盘股之中。

  一次事件不足以改变整个市场的基础,但它的确已经打破市场的平衡,令蓝筹崛起乏力,小票跌势汹汹。但也透露出一些可以指引市场的信号。从货币的供应量上看,70亿元人民币撬动百点长阳背后,一个券商的一个部门居然拥有那么多的套利资金,在光大下单后,上交所成交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幅增加,这也意味着市场上并不缺少资金。另外,大盘蓝筹股可能因为大规模套利资金的存在,长时间被锁定在一个价格区间,这将限制上证指数的波动幅度。

  近期股市的趋势性机会可能短期内难以在大蓝筹上出现,因为“乌龙指”事件让这批蓝筹股在短期内形成了一个筹码压力区。若无重大利好,这些筹码需要时间来消化,蓝筹股难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期指方面,在经过较大震动后,多空双方的动作在未来势必都将有所收敛,市场故而难以出现明显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非套利标的的中小盘股在经过洗礼之后,或许会迎来新的结构性机会,因为大盘股已经被套利资金锁死,活跃度只会存在于中小盘股当中。

  事实上,中小盘股是有基本面支撑的。近期市场出现盘整,主要原因是央行货币政策预期不明,货币资金利率有所上行。但央行一直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紧一紧,松一松将是一种常态,市场对此应该也有所预期。现在来看,最重要的还是财政政策,从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来看,由于下半年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预计不会明显回落,外围经济回暖将带动出口税收增长,下半年财政具备更加积极的空间。另外,中国的就业市场也正在好转,7月份智联招聘发布的新职位数量较去年同比增加了53%,达到该网站有史以来的次高水平;美世咨询公司调查也显示,企业的招聘计划有温和改善。这意味着经济企稳的判断暂时是成立的,也表明股市的基础正在变好,而不是恶化。值得关注的是,传统行业的就业在缩减,新兴行业提供的职位正在增加。

  从题材的发展来看,中小盘股的题材也是最多的。从大的逻辑来讲,中小盘股展现的并不只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预期,更是全球经济的转型预期。在已经诞生的牛股当中,很多牛股都跟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新技术有关,而这些技术背后是苹果、谷歌[微博]、三星[微博]等引领世界经济转型潮流的科技股。同时,国内的阿里概念股、腾讯概念股也在发酵,因为这些平台公司正在改变很多行业的经营模式,甚至包括“巨无霸”银行。目前,宽带中国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想而知,相关的概念股将引领未来一周的行情热点;养老服务业也被提到桌面上,相关概念股也将成为热点,而相关标的大多集中在中小盘股上。

  从外延式增长来看,近期管理层似有进一步支持并购的动作。而近期很多小票在并购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运作。分析人士认为,很多小股票容易通过并购实现几何级增长,而一些大股票由于被国有资本控股,在这方面运作并不太顺利,而且由于本身体量过大,很难出现令人兴奋的增长。目前,还有很多市值较小的股票存在,这些股票都握有一些超募资金,目前又有部分到了解禁期,有做市值的动力。而IPO又迟迟未能重启,这意味着市场上有资金,有项目,又有动力。所以,最近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涨幅较大的股票都含并购题材。

  其实,无论是创业板指还是中小板指,目前的技术形态并未完全走坏,回抽60天线再反弹的概率比较大。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即使要出货也会要创出一个假新高来,目前创业板指离新高已经不远。而从中小板来看,中小板指的底部量能是非常充沛的,不太容易被轻易冲破。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未来若有机会,仍存在于中小盘股上。

  2100点附近存在较大调整压力

  □西部证券王梁幸

  出于对管理层可能继续出台温和刺激政策的乐观预期,A股上周呈现一定的反弹走势,周五更是盘中一度快速飙升。但笔者认为,目前盘面上结构型特征仍十分突出,市场合力尚未完全凝聚,预计股指连续走强的概率不大,2100点存在较大的调整压力。操作上,不妨将仓位控制在五、六成左右,等待股指站稳60日均线后再择机加仓,后市可重点关注化工、信息技术、环保等板块。

  近期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使得市场对未来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回稳存有期待。但乐观预期的不断强化需要持续转好的数据的支持,在近期政策面保持平静,同时也尚未有新的数据公布的背景下,股指一定程度上存在休整的需要,以等待新的刺激因素出现。

  因此,市场关注的焦点再度回到供求关系方面。一方面,国内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未有太大动作,基本以稳定市场预期为主,资金面的供给状态也相对一般。市场目前较为担忧的是外围因素,由于美国就业等方面的数据持续转好,美联储近期缩减QE规模的可能性增大,而由此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状态的缩减,对于国内A股难免存在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市场对再融资所带来的资金面冲击的担忧也有所加剧。招行目前已完成A+H配股所需的全部监管审批,高达350亿元的配股融资无疑加大市场资金面的压力,此外,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的“解冻”信号亦愈发明显,加上暂停许久的IPO终究会在未来重启,A股短期所处的供求关系氛围并不乐观,这也使得连续走强的难度较大。

  技术面的整固要求无疑也是短线压制股指的重要因素。首先,以本轮调整的高点2334点以及调整低点1849点作为区间,其黄金分割的半分位大约在2100点附近,因此,反弹至该区域遇到一定的阻力也在情理之中。其次,上周五股指快速上行后遭遇半年线和年线的反压,而重要的强弱格局分界线60日均线目前则位于2100点左右,随着5日、10日等中短期均线的不断上移,预计未来多条均线都将在该区域汇聚,均线的相互缠绕不仅是多空双方相互消耗的表现,同时也使得股指难免会出现宽幅震荡的走势,进而延长指数整固的周期。最后,成交量的情况也并不十分乐观,以沪市单日量能情况来看,仅在上周一和周五突破千亿这一最小攻击量能水平,并未呈现出稳定的温和放大迹象,本身也表明增量资金驰援的意愿并不强烈,缺乏量能的有效配合,股指后市反弹的节奏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放缓。

  盘面来看,各板块之间的走势差异性有所加大,虽然呈现出一定的轮动格局,但活跃热点的持续性并不理想。一方面,随着近期经济数据的阶段性转好,强周期类的股票有所活跃,虽然银行、石油、券商等板块的部分龙头品种一度“秒停板”,甚至走熊已久的钢铁、煤炭等板块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更多都以脉冲式的上行形式出现,并不具备良好的连续性。而从轮动的节奏来看,从有色金属等资源类板块,到水泥、玻璃等建材板块,再到汽车、机械等板块,短时间内各板块已经基本完成一轮相对完整的轮动周期。由于盘面热点相对欠佳,不足以全面聚拢市场人气,尤其是以往最容易提振做多士气的“煤飞色舞”行情也昙花一现,因此市场目前缺乏具备号召力的领涨板块以引领股指上行。另一方面,中小市值品种分化较为明显,更加大了做多合力形成的难度。虽然得到政策扶持的4G、互联网、网游等信息技术板块以及高铁、稀土等板块都有所走强,但随着医药、环保、农业等板块步入调整,也意味着近期主流资金调仓换股的频率明显加快,这也无形中使得股指在2100点附近会有所震荡,持仓结构的调整更可能会使得股指近期以宽幅整理的形式运行。

  长上影刺出“乌龙顶” 短期向下寻求支撑

  □长城证券张勇

  大盘上周出现惊人一幕,在光大证券“乌龙交易”影响下,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冲高至2198点,随着乌龙事件真相渐明之后,股指震荡回落,沪深股指均以下跌报收。笔者认为,券商乌龙交易事件对市场信心是一种较大打击,负面影响需要得到消化,大盘短期有望向下寻求支撑。

  乌龙交易利空待消化

  光大证券“乌龙交易”市场影响深远,利空影响需要进一步消化。

  具体来看,光大证券“乌龙交易”对市场影响应该分为三个层面。对光大证券而言,无疑短期就是重大利空。由于短期面临索赔可能,尤其是股指期货受到较大损失的投资者集体索赔,损失金额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光大证券复牌后很有可能出现不止一个跌停的走势。对券商行业而言,也是重大利空。去年以来,券商创新业务如火如荼,是券商行业未来的重要看点所在。然而8.16“乌龙指”事件无疑让券商的风控、合规遭受严重质疑,直接影响创新业务,整个券商的发展将遭遇一定冲击。对于蓝筹股而言,也相对是一个冲击,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如果在股指冲高的过程中跟随追高,出现了短期被套,下周开始将被迫认错出局,这些大盘蓝筹股也会受到一定的抛售压力。

  纵观美国、日本出现乌龙指交易事件前后,也都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以消化负面影响。当然,也有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这是蓝筹股有强烈上涨要求的一次预演,据此乐观看待后市发展。不管光大证券处罚结果如何,“乌龙指”事件对国内A股的冲击都是不言而喻的,光大证券跌停将带动整个券商板块下跌,进而影响到蓝筹股,因此负面冲击将会持续几天。

  风格转换节奏被打乱

  8.16“乌龙指”事件将令市场转换节奏被打乱,投资者短期迷失方向,空头将会占据上风。

  8月以来,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风格转换,成长股出现了滞涨甚至头部迹象,而周期股则出现了复苏,稀土、煤炭等板块的涨幅相当大。而“乌龙指”事件将会打乱市场自身风格转换的要求,避险情绪会上升,尤其是市场对蓝筹股的信心会下降,导致部分资金可能重新回流成长股。

  市场的风格切换需要很多条件,包括政策影响、业绩、大小盘估值溢价率等多重因素。原本已经开始的大小盘风格转换将受到乌龙交易的影响,尤其是大盘权重股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上周五50ETF就出现了单日较大规模的净赎回。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很有可能导致上证综指“乌龙顶”的出现,2198点将成为本轮反弹的顶部提前出现。而相对创业板而言,头部迹象也较为明显,短期也将考验上升趋势线60天均线的支撑力度。

  IPO配套利好仍难确定

  IPO暂停,但是上市公司融资并未停止,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融资总额高达2198.03亿元,而且招商银行、京东方等都相继推出了巨额再融资计划。加上限售股解禁压力,市场资金面依然呈现偏紧的局面,不足以支撑市场热点全面开花,最多是个局部牛市行情而已。虽然IPO推出的时间不断后移,但是关于IPO推出的配套利好措施传闻不断,既有新股配售传闻,也有关于推出优先股的说法。

  笔者认为,新股配售不能解决新股发行定价偏高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股市圈钱市的本质问题。优先股的推出是解决中国股市生态平衡的有效方法,大股东专心从事经营,不以二级市场套现为最终目的,转让需要设定严格的条件。但是优先股的推出依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产业资本的强烈反对。上周五大盘之所以暴涨,就是跟优先股推出传闻有关,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优先股制度的拥护。当然,政策的把握难度最大,投资者的主要精力依然需要放在基本面的研究上。

  关注超跌股的补涨机会

  展望市场近期走势,由于股指连续三天收阴,调整态势较为明显,因此无论是大盘蓝筹股还是小盘成长股,都有调整的要求。笔者认为,大盘向下调整空间不大,1950点依然会遇到较强支撑,蓝筹股虽然向上阻力重重,但向下同样会遇到低估值的支撑。成长股则会出现分化走势,总体上看调整并未结束,而且相比于前几次一两周左右的调整不同,此次调整的时间可能会延长,直至中报风险完全释放。

  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超跌股的补涨机会,在有色、煤炭补涨之后,其他超跌股也会相机跟随补涨,包括建筑建材、机械、高铁、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不过,补涨股一般都不可给予厚望,投资者应该见好就收。对成长股有偏好的投资者则继续耐心等待政策机遇,信息技术、环保等依然是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可以认真研究政策导向,把握政策红利。

  成长股寻方向 大盘股重龙头

  □银河证券策略团队

  短期来看,非正常交易的影响没有结束,可能给市场带来压力,但不会改变市场的中期趋势,我们维持市场秋收的看法。从风格来看,成长股进入分化的时间窗口,低估值蓝筹的机会将会增加。对于成长股,要去搜寻未来的方向,科技、医药和消费品牌值得关注;对于大盘股,在短期稳定的环境中,应该选择未来能够实现产业集中的龙头公司。

  非正常交易不改市场趋势

  历史上非正常交易一般都会带来市场较大的波动,无论是信心还是判断的失准都会产生。典型的非正常交易是2008年法国的石油交易,当时创出了石油交易价格的最高点,带来了随后石油连续几个交易日的巨大波动。但是,非正常交易一般不会改变市场趋势。现在市场的趋势是处于从六月底的恐慌慢慢爬坡的过程,这种相对稳定的短期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非正常交易在未来几个交易日有负面的影响,但不会导致市场的巨大波动,不会从此进入熊市。我们还是维持对市场秋收的看法,整体看好结构。

  对于成长股,我们认为进入了分化的时间窗口,大盘股短期稳定,长期依然堪忧。但是,大盘股在短期的稳定后也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因为一个国家在经济转型中,老的产业不是不需要了,而是要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传统行业将来是要进一步兼并重组,进一步集中,面临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化。

  我们对于短期交易的建议是,对于成长股要去搜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去伪存真;对于大盘股,在短期稳定的环境中,应该去看哪些公司未来能够实现产业集中,去买他的龙头公司。

  成长股进入分化时间窗口

  成长股的上涨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达到九个月的分化时间窗口,由于是第一轮分化,市场相对值得去寻找未来的投资标的。

  我们从春节以后一直非常看好成长股,当时的理由是:小盘股跟大盘股的收益之间没有差异。从过去的每一次上涨来看,小盘股跟大盘股的上涨,如果单看一个月,确实没有明显的规律,如果看六个月,成长股会大幅跑赢大盘股。之后我们对成长股的规律、成长股的行业以及自身特征进行了很多探讨。成长股在时间节奏上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即当成长股的上涨持续九个月之后,往往会发生涨幅的分化,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对风格的心理强化,一般来说经过三个季度的时间,能够达到一种极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成长股在三季度会发生分化,分化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但调整的时间也不会太短,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总结,时间在三个月左右。对于调整之后会怎样也做了一定的探索以及对过去的回顾,如果成长股处于第一次调整,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还有继续表现的机会;如果处于第二轮上涨,分化之后会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

  市场经过了2011年、2012年两年的低迷,春节以后的上涨应该属于第一轮的上涨,调整分化也是第一次分化,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样的分化带来的影响不会是长期的,应该去寻找未来成长股的方向,主要有三个领域:科技、医药和消费品牌。

  经济和政策对大盘股形成支撑

  大盘股的表现是对经济和政策的预期,看经济是否稳定,政策是否稳定。当前,经济有短期稳定的状况,证据主要有PMI企稳回升、PPI趋于稳定等。政策现在的一致预期是三条主线——稳增长,促改革,城镇化。整体来看,目前政策的态度是相对明朗的。

  不过,对于传统行业的大盘股而言,依然会在短期稳定和长期转型中纠结。对于短期稳定长期不好的行业板块,其交易特征必然是比较纠结的。所以三季度对它们的行情,我们总结为秋收行情,既要注意参与也要积极退出。何时参与,何时退出,我们的看法是,当前既然已经稳定了,就可以去选择好的公司。在三中全会之前市场有一定的政策预期,所以,市场如果有一个短期稳定的机会,那就是在三中全会之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案本周四在济南中院公审
  • 体育西甲-梅西两球巴萨7-0 皇马2-1逆转 视频
  • 娱乐传伊能静潘粤明约会庆生 女方获潘母赠花
  • 财经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夫妇被调查或引风暴
  • 科技中电信携网易今日推易信 将挑战微信
  • 博客盘点与白龙王关系密切的30位明星(图)
  • 读书毛泽东因何事决心必须搞掉刘少奇
  • 教育全国7成211高校招生存在性别歧视
  • 叶檀:中国大妈撼动金价
  • 西向东:美国各族裔喜欢买什么车
  • 谢作诗:为什么限购令不能降房价
  • 杨涛:重点镇建设应避免计划思维
  • 徐斌:4万亿积极财政不是资源错配
  • 张明:地方债究竟有多危险
  • 张化桥:IPO的诱惑
  • 陶冬:欧洲恢复增长 联储准备出手
  • 石建勋: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在哪(图)
  • 梅新育:奥普拉买包风波暴露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