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点失守 市场担忧国有股将遭大减持

2013年07月30日 02:40  北京晨报 

  2000点失守市场担忧国有股将遭大减持

  晨报讯(记者 王洁)地方债大审,股市躺着都中枪。昨天,脆弱的A股市场在“审计署将审计政府性债务”的压力下,直接跌落2000点。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一来担心地方债务规模超出想像,二是担心大批基建项目因此受阻,三则担心地方政府减持国有股弥补债务窟窿。总之,弱市之中稍有利空,股市都会被吓破胆。

  昨天,沪深两市早盘便双双低开。沪指开盘跳空失守2000点,随后急速下挫,体现出投资者对国有股套现从而缓解地方债风险的担忧。有消息称,上海银行间资金拆借平台,已经停止政府平台项目审批和拆借。因此,与政府投资建设相关的地产、建筑、水泥建材、环保等相关的板块昨天全线下挫,成为砸盘的主要力量。

  午后,沪指一度跌近2%,逾百只个股跌幅超过5%。市场整体呈现弱势格局,成交量明显萎缩。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连续4天收阴,报1976.31点,下跌34.54点,跌幅为1.72%;深成指报7668.53点,下跌174.83点,跌幅为2.23%。

  “地方政府筹钱补债务窟窿,减持国有股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办法。实际上,地方政府减持国有股在2011年出现过,当时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冲击。”昨天,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分析师表示,早在2011年,国有股减持曾盛行一时。如华新水泥(600801)股东华新集团2011年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大量减持其代为持有的国家股。而套现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当地的保障房建设。

  有券商表示,若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减持国有股,将对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如2011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上证指数分别大跌了5.67%、14.59%和6.77%,而当年二、三、四季度,大宗交易额度曾累计达到1231.76亿元。

  此外,还有分析师担心,如果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过高,偿债压力过大,在国家严管的背景下,可能被迫压缩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当地公路、基建等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预期。

  不过,少数乐观派分析师则把导致股市破位的地方债大审比喻为“纸老虎”。他们认为,指望审计署在短期内查出什么要命的东西是不大现实的,股市仅仅是借机发泄而已。整体而言,目前市场大的方向依旧是构筑历史性大底。

  ■围观

  学界争论地方债风险

  

  “中国地方债总体可控”

  在审计署表态将再度摸清地方债的同时,更多市场人士更愿意相信,中国的地方债依旧总体可控,审计只为探清病情。

  “最近外资机构唱空中国的主要论据,就是地方债。”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微博]向记者直言不讳。此前曾有媒体曝出,一度被视为地方债最新融资渠道的信托业,也逐渐开始嫌弃起“老主顾”,行业内对地方债处于“谨慎对待”甚至是拒绝项目的态度。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推行的“4万亿”刺激政策,唤醒了地方债的融资方式,助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随后的几年,更多的地方债逐渐繁荣起来。

  但利好的刺激政策逐渐露出了凶煞的一面。由于违规操作严重,监管部门曾多次明确清理核查债务并提示风险。更令人不安的是,去年底第一轮地方债还款高峰的到来,却以展期告终。地方债务余额究竟是多少,依然不清楚。

  “金融最大的风险是不确定性,黑天鹅效应才是最可怕的。”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微博]认为,现在是时候全面重估地方债风险了。“上万亿元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展期是事实,也有一部分转移到了信托等行业。这相当于击鼓传炸弹,除非中国经济大幅上升,否则这颗炸弹迟早要爆炸。”

  不过,更多的专家认为,中国的地方债务总体可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估算,截至2012年,全部地方债务余额将达到12.08万亿元。目前来看,这一债务水平总体可控。而中国的债务基本上是内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债务重组等方式解决,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和冲击面远不及其他国家。

  银河证券则分析认为,此次审计行动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影响正面,“一旦风险得到清查,不仅能够减少各种估算的干扰,有助于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隔离、消化,并且有助于未来在对风险的控制与处理上达成一致意见。”晨报记者 姜樊

  ■财经晨谭

  摸底地方债为财税改革打前阵

  审计署将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短短一行字,如一枚重磅炸弹,立刻震撼了金融市场。昨日A股表现疲弱,沪指再次跌破2000点。

  为何审计署的一句话会引起市场如此剧烈的反应?答案是,害怕。害怕什么?不是害怕有病,而是害怕不知道病有多重。

  近年来,地方债的大规模扩张多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尤其是学术界,针对地方债的估算数据是五花八门,对地方债的风险评估更是争议不断。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没有一个可作为参考的权威数据。

  虽然审计署曾在2011年进行过一次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但对于上次审计的结果,市场和学术界大多不认可。而本次审计,是新一届政府委托审计署进行的一次专项审计,据市场研究机构预估,这次审计的重点在于“摸底”,而非问责,因此审计结果可能更接近真实。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万一地方债的审计结果出来,其窟窿像外界所言,已经到了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填补,且险象环生的境地,无疑将导致中央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进行一次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这种改革,不管朝着哪个方向前进,都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市场而言,就是一种风险。

  风险归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讳疾忌医,如果真到病入膏肓才想起看病,恐怕为时已晚。在宏观经济层面,地方债早已被认为是一枚任何时候都可能爆发的危机引爆器,尤其是在经济下滑阶段,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一旦入不敷出,就可能爆发债务违约。到那时,不仅股票市场会面临崩盘,银行业也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从这个角度看,审计署的这次摸底地方债行为,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客观基础。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而要防范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地方债底细,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稳增长、调结构,乃至已经明确要推进的财税体制改革和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只有号准了脉,才能对症下药。是继续依靠地方投资实现稳增长,还是刻不容缓动刀改革?一切到审计结果出来,就会有定论了。

  孙春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举行大阅兵纪念停战60周年
  • 体育意外!叶诗文200混仅第4 自责:对不起教练
  • 娱乐传谢霆锋恋上周迅 张柏芝吃醋远走加拿大
  • 财经专家称人均收入增幅太低 将影响倍增计划
  • 科技国美炮轰苏宁线上线下同价:短期做不到
  • 博客马未都:恶性事件频发是种必然的宣泄
  • 读书党内斗争莫开杀戒:谁反对判江青死刑
  • 教育为抢高分生北大清华掀千万级奖学金暗战
  • 沈建光:如何反击唱空中国
  • 许家林:政府可欠多少债
  • 罗天昊:地方债需大力鼓吹
  • 白明:如何看待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
  • 张五常:政府主导投资好不好
  • 钮文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真相
  • 水皮:创业板就是一个垃圾板
  • 孔浩:中国有多少个底特律
  • 马宇:葛兰素史克的本土化之恶
  • 徐斌:央行降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