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提三大关键阻碍 A股国际化任重道远

2013年07月24日 01:26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和外汇局新批准QFII机构22家,总数达到229家,新批准额度60.2亿美元,累计批准额度434.63亿美元 ]

  QFII额度增加到了1500亿美元,但是在境外投资者眼里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仍然有很大的局限。

  多位来华调研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们希望中国监管层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本流动的便利性,并且根据申请机构的实际需要更灵活地分配QFII额度。在这些要求满足之前,不少境外投资者对于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仍然会持保留态度。

  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国际知名指数编制机构MSCI明晟公司在考虑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时,态度非常谨慎。“如果要对A股市场重新分类,很有可能是遵循一个渐进的方针,从若干年内很小的权重开始一步步地做起。”明晟公司在今年6月份公布的2013年市场分类报告中表示。

  进步明显

  明晟公司的上述报告曾被中国证监会引用,并于7月初向国内媒体做了通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近期与包括MSCI公司在内的国际著名指数编制公司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就将A股纳入相关指数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A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愿望。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改革开放措施也为将A股纳入国际著名指数奠定了基础。2013年6月12日,MSCI已宣布就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启动全球征询,标志着这一事项已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位新闻发言人说。

  记者查阅了明晟公司相关报告发现,这份报告在中国市场部分,的确对中国监管层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给予了肯定。包括QFII额度的限制提升,门槛的降低,投资限制的放松等等。

  这方面的进步的确非常明显。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和外汇局新批准QFII机构22家,总数达到229家,新批准额度60.2亿美元,累计批准额度434.63亿美元(截至6月26日)。QFII在单只股票中持股的合计上限也从20%提高到30%。

  三大关键性阻碍

  不过,明晟公司也列举了QFII机制存在的三项不足之处,分别是缺乏资本流动性,额度分配机制不合理,以及缺乏明晰的税收安排。这三个问题恰恰是阻碍潜在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

  由于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外汇局对于QFII资金的汇入汇出也有严格的限制。对于需要配置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可能还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需要面对投资者申购赎回的资产管理机构却很头疼,而依据指数被动投资的ETF基金对资本流动性的要求更高。

  虽然目前的QFII机制已经将“中国开放式基金”(通过QFII投资中国市场的开放式基金)汇入或汇出资金的窗口从一个月一次缩短到一周一次,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境外投资者的要求。

  额度分配机制是另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QFII机制有单个机构10亿美元的上限,并且分配额度的原则也不完全透明。这使得那些资产规模很大的机构经常拿不到足够的QFII额度。

  “如果一家投资机构有10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但是只分配到1000万美元的额度,他们会觉得完全没有意义。”一位为QFII提供经纪服务的机构人士对记者说。

  最后一个阻碍是税收。尽管去年证监会官员曾在一次面对境外投资者的路演中透露,国家税务总局将很快出台针对QFII的所得税政策,但这项政策至今没有落实。虽然税收不会对投资本身产生影响,但是严谨的欧美投资机构需要满足合规要求。那些重视合规风险的机构,宁愿放弃在一个市场的投资机会。

  苛刻的“实际可进入性”

  综合考虑了中国市场的规模、QFII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国际投资者配置中国A股市场的需求之后,明晟公司对于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持谨慎积极的态度。

  上述报告已经明确指出,A股进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只可能是从很小的权重做起,并且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若干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用的是假设语气,并且强调这一进程取决于中国监管层放松管制和开放市场的实际进程,以及境外投资者的实际体验。

  明晟公司的谨慎是出了名的。韩国曾经连续多年向其提出申请,希望将韩国市场从新兴市场指数升格到发达国家市场——这将显著提升韩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但是直到今年,明晟公司还是拒绝了,理由是投资者在韩国投资仍然有种种不便。

  在上述报告中,明晟公司强调,A股完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必须满足完全放弃资本流动限制,达到其他新兴市场的“实际可进入性”。单从这一点来看,A股国际化仍然任重道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国足战韩国郑智或踢中卫 巴萨宣布新主帅
  • 娱乐李天一案原告索赔50万 法院落实卖淫调查
  • 财经财政部专家:房产税改革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 科技美25家最佳工作公司排行榜:谷歌落榜
  • 博客李天一律师:曝光卖淫敲诈“案中案”
  • 读书差距从幼儿园开始:中国该向日本学什么
  • 教育少数高考状元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遭拒
  • 倪金节:什么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方法论
  • 叶檀:上海重返金融黄金时代?
  • 钮文新:央行又藏了一个重要数据
  • 李山泉:埃及问题实质是经济危机
  • 张卫星:改革怎么总从欺负老百姓开始
  • 易鹏: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警示
  • 管清友:中国告别超调迎接均衡
  • 赵伟:为啥年轻人都想去大都市
  • 叶檀:克鲁格曼的悲观与楼继伟的乐观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