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制约 A股双轮驱动或“跛足”前行

2013年07月24日 00:5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二季度,A股的单日长阳几乎千篇一律地诠释着权重与成长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如今,A股的39点中阳却突然抛却了“单腿习惯”,转向权重与成长的双轮驱动。分析人士表示,久违的双轮驱动虽然鼓舞人心,但在目前A股的市场环境下,“二八”同涨尚不具备可持续性,短期A股仍将以成长股为主“跛足”前行:其一,市场对权重与成长这两大群体的认知已然根深蒂固,短期很难改变;其二,预期修正所引发的反弹,空间比较有限;其三,在经济基本面未出现任何改善之前,场外资金很难大规模进场。

  双轮驱动制约之一:权重成长分歧未消 

  昨日沪指的39点中阳,与7月11日的64点长阳如出一辙:同样是因政策预期引发的情绪上涨,唯一不同的则是盘面格局上的细微差别。此前的64点中阳,虽由蓝筹股启动,但当日主板与创业板之间的“跷跷板”现象比较显著;而昨日的39点中阳,期间创业板虽在创新高后有所回落,但基本上保持了与主板市场同步的节奏,也就是说,双轮驱动暂时取代了“跷跷板”。

  不过,一方面,昨日蓝筹股阵营的上涨并非那么齐心协力,银行、钢铁等周期板块涨幅相对靠后;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权重与成长之间的认知早已根深蒂固,即权重无大戏、成长唱主角,因而一个交易日的齐涨并不代表双轮驱动阶段的启动。

  7月以来,创业板的第四波“新高秀”早已不带悬念,昨日1179.46点的年内新高更是逼近了其历史高点水平。目前来看,创业板的牛市基调已经确立,且资金抱团成长股的热情高涨,还会进一步加剧创业板短期的涨势,不排除接下来创业板指数向历史新高发动进攻的可能。权重股虽不时出现脉冲,但整体仍受制于经济基本面的疲弱,再加上管理层多次申明不会再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因而权重周期股出现反转的概率极低,未来更大可能是追随经济基本面的走势。

  总之,当前市场的交投重心依然在成长股较为集中的创业板内部,短期成长独舞的格局不会就此出现逆转。

  双轮驱动制约之二:预期修正空间有限 

  近来,市场围绕经济增长下限的讨论沸沸扬扬。7月11日64点的放量长阳,就是源于市场对经济已触及管理层容忍下限进而会催生刺激政策的憧憬;其后,不断有言论表明管理层的容忍下限可能会大幅高于市场预期,这也直接掐灭了反弹的“燎原星火”。不过,昨日,有关高层表态的消息,再度引发了增长下限预期的波动,进而催生了39点中阳。

  由此来看,此前市场将经济增长下限大幅下调至7%甚至下方的预期,无疑过于悲观了。不过,管理层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已经在逐步提升了,只要就业不出现问题,7.5%以下的增速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时,管理层也明确指出当前没有货币宽松的条件,也不会再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因而这种预期纠偏的空间并不大。

  中期来看,经济大概率仍将延续震荡筑底的主基调,预计股市很难独立于经济出现趋势性的上涨。可以预期的是,在调结构先行的过程中,市场会逐步习惯以增速换转型的改革路径,因而整体预期修复的空间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场有反弹,但还看不到反转迹象。

  双轮驱动制约之三:增量资金驰援存疑 

  2013年以来,除了年初的银行股牛途曾短暂吸引过场外资金的进驻之外,其后长达半年的创业板独立牛市,基本上还是以存量资金折腾为主。期间虽有管理层不断放开QFII投资额度的消息力促增量资金进场,但市场期盼已久的增量“活水”始终未能出现。

  目前来看,增量资金依然不太可能会在这个点位大举进场。首先,宏观经济依然运行在缓慢下行的通道中,外需及内需均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短期经济很难止住下滑的趋势;其次,货币政策中性的基调已然确立,市场对大规模刺激计划的憧憬也已归于平静,再加上中央清理影子银行的决心已定,预计资金面很难再现上半年的宽松局面,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令行情大打折扣;再次,美国QE退出的预期已经确立,期间虽然美元指数有所波动,但中期资金回流美国的趋势已经确定,这将对新兴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制。

  分析人士表示,在基本面及政策面都未出现重大改变的背景下,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盘整的走势,因而当前指望增量资金大举进场不太现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国足战韩国郑智或踢中卫 巴萨宣布新主帅
  • 娱乐李天一案原告索赔50万 法院落实卖淫调查
  • 财经财政部专家:房产税改革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 科技美25家最佳工作公司排行榜:谷歌落榜
  • 博客李天一律师:曝光卖淫敲诈“案中案”
  • 读书差距从幼儿园开始:中国该向日本学什么
  • 教育少数高考状元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遭拒
  • 钮文新:央行又藏了一个重要数据
  • 李山泉:埃及问题实质是经济危机
  • 张卫星:改革怎么总从欺负老百姓开始
  • 易鹏: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警示
  • 管清友:中国告别超调迎接均衡
  • 赵伟:为啥年轻人都想去大都市
  • 叶檀:克鲁格曼的悲观与楼继伟的乐观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
  • 梅新育:诋毁华为意在绑架澳大利亚
  • 马光远: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