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陶俊洁、赵晓辉)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终于在8日成为现实,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两项金融工具的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股市从此告别“单边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实质增加市场资金供应量。但鉴于中国股市波幅较大的历史,两项金融工具的推出短期对市场的作用尚待观察。
市场多空力量均衡 助力两业务推出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诞生过程有着相似的曲折,这两项业务都因其有做空功能而在中国备受争议。融资融券由于可以融入和融出证券进行交易,客观上增加了市场的资金和证券供给,可能加剧个股的波动;股指期货由于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标的,其“做空”机制效应更可能给整个大盘带来波动的风险。
鉴于此,这两项业务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呼吁和准备了多年,如今终于“破茧而出”。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是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丰富证券交易方式,完善市场功能,继续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沪深300指数,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股票指数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合约。该指数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300只样本股,按照流通股本加权的方式计算而来,覆盖了我国A股市场70%左右的市值,能较好地反映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变动和运行状况。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部负责人张晓刚说,股指期货的推出要从制度建设、技术准备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考虑。股指期货的准备在制度上和技术上都已经基本完成,投资者教育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张晓刚说,从市场行情来判断,当前市场上多空双方力量比较均衡,而在这种市场走向不太明显的情况下推出股指期货是比较理想的,由于看多和看空的力量相当,市场不容易出现大幅的上涨或下跌。
“零和游戏”有风险 不会改变股市长期走势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市场上以股票指数为交易标的期货合约,与股票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即每天根据交易所公布的结算价格对投资者持仓的盈亏状况进行资金清算和划转;二是到期必须履约,股指期货合约不能像股票一样长期持有;三是一方获利必然导致另一方亏损,属“零和游戏”。
业内专家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不会改变我国股市的长期走势,股票市场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等基本面因素。
从国外情况来看,没有哪个市场因为推出股指期货而改变了股票市场的长期走势。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推出股指期货时,股票市场正处于上升过程中,股指期货上市后股票市场仍然保持了原有的上涨趋势;而韩国、台湾地区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推出股指期货,其股票市场下跌趋势未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是我国期货市场的设计者和最早的参与者。他认为,股指期货是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工具之一,不会改变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盈利能力等这些扎根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因素,也就不会改变股票市场根本的运行态势。
浙江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当天可能会给股市带来一定的波动,但发生股灾是不可能的。
业内普遍认为,因为机构入市比较谨慎,而个人入市受到资金门槛的限制,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私募基金和大户个人投资者有可能成为市场交易主体。
开启资本市场新时代 功能发挥尚需时日
我国资本市场很年轻,股票市场还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历史阶段,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从上市到功能逐步发挥,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
“法制环境的改善、金融服务意识的加强以及投资者的逐步成熟,都需要时间培育”,一位期货界人士说。
尽管两项业务从推出到最终发挥作用需要过程,但“要对这两项金融创新抱有信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说:“股指期货将改善市场信息的传导机制,健全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增强股市定价效率,形成更加均衡的股票市场,改变我国股票市场‘单边市’状况。”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表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对大盘蓝筹股、银行股带来利好。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共同推出意味着金融期货的崭新时代就要开启,这将带来中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结构性的大变革。
为了防止两项业务推出后的风险,证监会表示,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净资本规模、合规经营、净资本风险控制等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