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29和8-12 两大棒砸出何种信息(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 07:1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短期难以重返强势市场

  日信证券 徐海洋

  □日信证券 徐海洋

  当资金推动运行到逻辑边界,实体经济也无法提供超预期利好信息时,市场陷入调整是必然的发展结果,而上涨动力短期缺失则有可能使行情进入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过程。不过,力保经济稳定的政策取向及依旧宽裕的资金供应,也会有效抑制市场下跌动能,指数持续调整空间相对有限。

  行情驱动因素微妙改变

  近两周市场出现本轮行情中最激烈的调整,技术形态上有明显构筑中期头部特征。我们认为,在技术走势恶化的背后,实质是行情驱动力量发生微妙变化的现实,A股市场强势冲高阶段已经结束。

  此轮上涨过程是基于经济复苏预期的流动性推动行情。场内周期行业从基建到地产、从金融到汽车先后承接复苏线索轮流表现。但当轮涨蔓延到外贸出口部门,原有行情发展逻辑就出现了问题,资金推动的复苏行情走到了边界。一方面,在高失业率压制下,外围经济复苏进程必然有反复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外贸部门复苏,将对国内加工贸易模式下的就业、增长产生更为明显的积极刺激,经济走向转变,宽松的政策预期也将彻底改变。而出口复苏导致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失败,也会加速美元贬值,全球货币政策将提前转入紧缩。也就是说,到达外贸部门后,资金推动行情将遭遇明显的逻辑障碍。

  由于经济数据短期难以提供更多超预期信息,复苏预期推动力也在迅速衰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加快增长,但增速仍弱于预期,投资、消费数据平稳,没有给市场提供更多乐观信息。工业品价格虽然环比上升,但受到基数效应压制,PPI转正还需要相当时间。

  指数走入宽幅震荡状态

  市场内部因素喜忧参半,短期快速下跌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有一定关系。不过也应该看到,政策力保经济增长与资金充裕两大预期,也会限制大盘下跌空间,未来指数更有可能进入宽幅震荡状态。

  在政策层面,虽然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货币政策稳定性,但信贷数据从“超常增长”到“回归常态”的急剧变化,清晰表明管理层“外松内紧”的操作特征,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当然,由于政策力保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度依旧明确,我们也可以继续对政策预期持乐观态度。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新增开工项目大幅增长之后,能够形成对货币信贷扩张的倒逼机制,政策操作也难以真正收缩。同时,M1增速继续提高,资金活期化趋势尚未终结,市场流动性供应还没有受到实质影响。

  此外,板块轮涨结束后,消化估值压力需要一定过程。冲破3300点后,A股整体市盈率达到30倍,25倍动态市盈率隐含了约20%的盈利增长,反映投资者情绪相对乐观,股价也相对充分反映了公司盈利复苏预期。不过到目前为止,股价上涨基本同步(或快于)估值上升速度,支撑A股市场的主要力量是过剩资金,而不是盈利增长。复苏进程慢于预期的可能性,将给市场带来更多估值风险。

  短期维持防御思路

  整体来看,经济回升趋势没有改变,但行情发展扰动因素也在增加,市场走向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震荡调整不可避免。而在市场内部,原有依据复苏预期、依靠流动性推动的板块轮涨逻辑遭到破坏,行情重现强势需要建立全新的投资线索,这决定了市场震荡过程不会短期结束。

  我们认为,在中期市场转入震荡的过程中,投资驱动经济的边际效力不断减弱,将逐步显现内需线索下消费品的防御功能,政策刺激下的新能源、区域经济、主题投资仍有发掘空间。通胀环境逐步清晰也会为资源、资产行业带来波动表现的机会。在目前中报密集披露期间,可适当关注高送配个股的投资机会。

  股指上演“过山车”私募也成“范跑跑”

  本报记者 王辉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王辉 上海报道

  近期两市股指跌跌不休,在经历了7月的持续逼空之后,市场上周以来又开始了几乎毫无阻力的直线下坠,曾经的市场狂热情绪逐渐被当前弥漫的恐慌和四散奔逃所取代。尽管当前多数机构观点认为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仍将延续,但在具体的投资操作上,却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谨慎。中国证券报记者本周以来对一些私募机构的了解显示,近期许多私募基金在操作上都采取了灵活配置、快进快出的策略。在市场“过山车”般的行情中,私募也成了“范跑跑”。

  越涨越要减

  12日收盘之后,正在外地出差的利可投资总监潘玮杰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的采访。尽管当日沪深股指再度出现暴跌,但潘玮杰在聊起他近期的投资情况时,却显得十分轻松,原因是利可投资目前A股的仓位只有30%稍多,而在5月时利可的仓位还在90%左右的极高水平。5、6、7三个月来,利可投资管理公司从90%左右的仓位先是降到50%左右,然后再降到7月时的30%附近,减仓速度惊人。对于这样的快速减仓,潘玮杰表示,市场进入7月份以后,他就断定市场已经完全泡沫化,因此,越涨越要减,越涨越要积极撤退。

  谈到当前的市场,潘玮杰表示,对于今年以来的行情,流动性仍然是最重要的源动力,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首先,随着大盘点位的上升,市场估值水平也在快速抬高,未来的上涨空间也势必较为有限;其次,货币政策的微调,对市场产生了实质性打击;第三,近期上市的新股中有相当比例都遭到恶炒,这也是市场见顶的一个重要信号。对于未来的市场,潘玮杰表示,经济复苏预期要与市场相吻合,“而近期市场对于经济的复苏、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显然有些太乐观了”,市场下跌也完全在预料之中。

  据了解,“7·29”大跌之前持续快速减仓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数,越涨越要减、涨得越凶越要跑,成为了这一类私募基金的共通之处,尽管过早的出局并不能保证资产收益绝对意义上的最大化,但看似激进、实则稳健的操作风格,则有效降低了近期市场大跌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短线搏击忙

  与一些私募积极寻求降低仓位不同,目前私募圈子里还流行着另外一种操作风格,即几乎完全彻底的短线搏击。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操盘手表示,3000点以后,该私募的操作手法就是利用市场的高换手,携2、3亿资金追逐热点、短线博杀。持股时间短、资产换手高、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卖股变现,让该私募成为典型的游击队。据了解,由于该公司旗下信托募集时间较短,时值市场点位已经高高在上,短线搏击相应也就成为了该私募基金的“合理选择”。“前期跟涨煤炭、有色,近期参与迪斯尼板块炒作,一圈下来既有效回避了风险,也取得了相对可观的绝对收益”,谈到周三的操作,该私募人士表示,在已经持续轻仓多日之后,昨日尾盘该私募刚刚加重仓位准备博一博钢铁、有色的反弹。

  与此同时,记者从上海智博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其他一些私募了解到的情况也表明,短线搏击下半年以来就一直是某些私募所青睐的操作手法,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私募圈的“时尚”。对于他们而言,大盘前期的泡沫积累和高位风险一直都是心照不宣的共识,为了避免股指短时期重挫、乃至市场的“黑天鹅”事件,短线操作也就相应“顺理成章”。

  对于当前的市况,一些私募人士表示,7月29日大跌以后的市场不仅意味着短期趋势的变化,同时也是一种震撼,受到震撼的不仅仅有本来就非常谨慎的短线客,还有趋势交易者。在未来市场高温情绪已不再的情况下,做市场的“滑头”、“范跑跑”,对于许多私募基金而言,似乎也就更显得“理直气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