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雨谦
“国有股转持政策可以使社保基金通过增持部分国有股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新的资金筹集渠道,让社保基金的羽翼更加丰满,并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增长。”中国财政学会研究员朱明6月22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是为应对未来我国社保资金支出压力的战略性、前瞻性选择。
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即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
朱明认为,用国有资产存量解决政府对老职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可以认为是目前唯一的现实选择。从前几年的“减持”到如今的“转持”,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保收入欠缴,又能够提高社保基金收益水平,还有利于舒缓减持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压力,并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缺口依然较大。有专家指出,虽然公共养老金缺口的测算方法有多个口径,但可测的缺口大致范围最多达到八、九万亿元,最少的也达到两、三万亿元。
据资料显示,目前,11个省的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仅为1100亿元人民币,全国的空账已达1.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进行结构性统计的话,缺口会更大。转持国有股无疑可以弥补一定的公共养老金缺口。”朱明说。
此外,财政部公布的具体办法还规定,经国资委确认的国有股东在履行转持义务前已发生股份转让的,须按其承担的转持义务以上缴资金等方式替代转持国有股。混合所有制的国有股东,由该类国有股东的国有出资人按其持股比例乘以该类国有股东应转持的权益额,履行转持义务。国有股东持股数量少于应转持股份数量的,按实际持股数量转持。
“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是未雨绸缪的重要措施,对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金缺口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当前正是实施国有股转持战略的最好时机。”中央财经大学秦池江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后,我国股市目前正在实现全流通,国有股权也已经取得了流通权,在这个时候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而且,今年是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部分国有股权改由社保基金转持,将部分化解大非减持构成的市场压力,因为社保基金奉行的是长期投资理念。
据了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机构,奉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投资理念。
而且,根据财政部规定,此次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将对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至本办法颁布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转持的股份,社保基金会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法定和自愿承诺禁售期基础上,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
“这将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东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吴娜对本报记者表示。
但也有人认为,全国社保基金如果出现应急抛售,将是不利于市场稳定的隐患。对此,吴娜认为,原有的社保基金资产没有在可预见的未来紧急支付的任务,新进入部分应该也没有迅速变现的风险。由于全国社保基金是一个战略储备性质的基金,目的是长期应对老龄化,因此短期内没有抛售压力。
截至2008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5623.70亿元。根据现有资料,经初步核定,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
“手持如此巨额的全民财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需要做的首先应该是谨慎操作,既要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性,也要避免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同时要加强操作的独立性,减少政策干预。”朱明建议。
不过,由于目前我国社保基金占GDP的比例相对其他国家的主权养老基金依然比较小,有专家建议,下一步,社保基金可探索如何分流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资产,既化解其保值增值的压力,也可进一步充实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