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风暴突袭样本:分时传媒上市搁浅(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11:51  21世纪经济报道

  但公司上下,依旧坚定不移“逆市”上市的决心。为了在“逆市”中,争取一个理想的发行价,公司甚至在成本控制上不遗余力。

  一分时传媒内部员工透露:“我们员工很久没有涨工资了,就是为了控制成本,保证利润,卯足了劲争取上市。”但此番上市“搁浅”,该员工坦言:“很失落。”

  而上述参与分时传媒上市项目人士还向记者透露,为了“逆市”上市分时传媒还不惜调低融资额度:“原来预想的融资额,比现在‘最高7500万美金’的额度要多一些。”

  “我们可以说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上市,但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上述人士对记者说。

  华尔街“审美”疲劳?

  从聚众到玺诚,再到分时。中国传媒概念股上市遇阻的故事被反复上演。

  公开资料显示,分时传媒创始人为何吉伦,此前于1998年创立大禹伟业广告公司,虽偏居成都一隅,但为西南户外广告业之翘首。

  2005年,浸润户外媒体行业多年的何吉伦提出户外媒体分时投放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单一联系点来处理合约商议及执行,其通过E-TSM户外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将分散的户外媒体资源“打包”以各种套餐形式出售给广告主。

  但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户外媒体分时投放模式:“门槛不高,可复制性较强。”

  据此模式,同年6月,何吉伦创立分时传媒。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分时网络由西南遍及全国,整合了超过6万名广告牌主控制的近60万个广告牌。自称“中国户外媒体的超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分时传媒成立不到一个月,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使用视频电视户外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募资1.72亿美金,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传媒概念股。

  其后,“分众效应”在中国户外广告界被不断放大,聚众传媒、玺诚传媒、世通华纳、航美传媒、华视传媒等纷纷将赴美上市排上日程。这其中也包括何吉伦的分时传媒。

  2006年11月,分时传媒高调宣布获得凯雷投资2000万美金注资。是时,分时传媒CEO何吉伦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市是发展的不二法门,分时计划于2008年海外上市。”

  分时传媒有着一份堪称靓丽的“成绩单”,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6年开始盈利,2007年净利润6017.8万元人民币,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2806.2万元人民币,比2007年上半年1455.8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增92.7%。

  彼时看来,分时传媒登陆纳市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相似的开始,却不一定有同样的结局。

  聚众传媒、玺诚传媒均在上市最后关口相继“夭折”。而2007年11月上市的航美传媒,也未能延续分众传媒昔日辉煌,上市后其股价从最高25.5美金一路下行。紧随其后的华视传媒,甚至在跟机构投资者的路演之后,临时调低了发行价,由最初9.5-11.5美元的询价范围,调整到最低8美元。

  “后续的中国传媒概念股未能延续分众最初的‘热捧’,并不完全是市场的原因。”在IDGVC高级经理曹迪军看来,对于纷至沓来的中国传媒概念股,华尔街也会有“审美疲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